笔趣阁

笔趣阁>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 第608章 割韭菜技术哪家强(第3页)

第608章 割韭菜技术哪家强(第3页)

几天后,《破晓》正式开机仪式举行。媒体云集,闪光灯此起彼伏。主持人邀请林骁致辞。

他走上台,没有拿稿子。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非要拍这样一部电影?为什么不拍轻松的、赚钱的、讨喜的?”他环视全场,“因为我记得,十年前,有一个年轻人满怀热情地写下第一个剧本,却被制片人笑着告诉他:‘兄弟,观众不爱看真话,他们只想做梦。’”

台下鸦雀无声。

“于是那个人妥协了,改了三次剧本,最后拍出来的东西连他自己都不认识。他赚到了钱,也失去了灵魂。几年后,他酗酒、抑郁、住院,临出院前对我说:‘林骁,如果有来生,我想当个不说谎的导演。’”

他顿了顿,声音微颤:“他已经不在了。但我答应过他,我会替他说下去。”

掌声雷动,许多人红了眼眶。

就在这时,一名记者举手提问:“林导,您推动的‘逆光计划’已帮助十余位创作者重返行业,但也有人批评您是在制造‘道德绑架’,认为艺术不该与正义挂钩。您怎么看?”

林骁直视镜头,语气坚定:“艺术当然可以纯粹。但当整个环境逼迫创作者放弃良知才能生存时,坚持真实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我不怕被说偏激,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圆滑的人,缺的是肯说真话的傻子。”

发布会结束后的傍晚,林骁驱车前往郊区的一处养老院。他提着一袋水果,走进一间安静的房间。

床上躺着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头发花白,右手微微颤抖。他是李伯岩,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三十年前以一部《苍土》震惊影坛,后因揭露某国企贪腐案遭全面封杀,晚年患帕金森症,鲜少与外界联系。

“李先生,我来了。”林骁轻声说。

老人缓缓转头,浑浊的眼睛忽然亮了一下:“是你啊……《逆火》……我看完了。”

“您觉得怎么样?”

李伯岩咧嘴笑了,牙齿稀疏,却无比真诚:“好!真好!你把我当年想拍却不敢拍的东西,全都拍出来了。”

林骁鼻子一酸,差点落泪。

“孩子,记住。”老人握住他的手,力道不大,却异常坚定,“火种不灭,电影不死。只要还有人愿意点燃它,黑暗就永远赢不了。”

离开养老院时,天已全黑。林骁坐在车上,久久未动。手机再次响起,这次是程砚青。

“林骁,刚接到消息,沈天澜辞职了。”

“哦?”他挑眉。

“不仅辞职,他还卖掉了名下所有股份,准备移民。有人说他疯了,但我觉得……他是怕了。”

林骁望着车窗外流动的灯火,淡淡一笑:“他早该明白,有些账,迟早要算。”

然而他清楚,沈天澜的退场并不代表终结。真正的问题,是整个体系的结构性腐败??数据造假、资源垄断、审查寻租、资本操控……这些才是埋在行业深处的毒瘤。

而他要做的,不只是拍几部好电影,而是建立一种新的可能:让创作回归本质,让公平成为常态。

一个月后,《破晓》拍摄进入高潮段落。最后一场戏设定在电影节颁奖礼上,主角团队凭借一部无人看好的小众影片斩获最高荣誉。当灯光打在他们身上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林骁亲自担任现场调度。他对程砚青说:“这一幕,你要演得不像获奖,像重生。”

拍摄完成时,全场工作人员自发鼓掌。有人喊:“林导,这会不会是下一个《逆火》?”

林骁摇头:“不,我希望它比《逆火》更难拍,也更重要。因为《逆火》是复仇,《破晓》是重建。”

夜深人静,他独自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新建一个文档,标题写着:《逆光者》。

这是他为自己写的传记电影剧本,暂未立项,也不打算公开。第一页只有一句话:

“他不是天生勇敢,只是在每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想起了那些再也无法拿起摄影机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