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老祖法旨】
若是被这位百岁尊者识破自己的身份……可就不是什么故人重逢这么简单了。
而是……自己进入域界的隐秘,可能被人识破!
域界和现实世界的通道,就只有界壁!
。。。
雪落无声,却压弯了山脊。
北境极寒之地,冰原如镜,映出苍穹裂痕般的极光残影。那曾被称为“原罪之眼”的祭坛遗址,如今只剩下一圈焦黑符文环绕的深坑,仿佛大地睁过眼后闭合的痕迹。风不再呼啸,雪不再飞舞,连时间都似乎在此处迟疑驻足。
林知远站在坑边,手中册子已翻至最后一页。
朱砂铭文在他掌心微微震颤,像一颗即将熄灭又顽强跳动的心脏。他低头看着那行字:“第九骨非物,乃众生意志所凝。”??此刻终于明白,所谓封神骨,并非什么超然于世的神器,而是人类集体意识在漫长压抑中孕育出的精神锚点。它不归属于任何一人,却因千万人的疑问而苏醒。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
启明书院的方向,灯火通明,如同星火燎原后的余烬仍在燃烧。那里不再是知识的囚笼,而成了问题的发源地。每日有无数人跋涉而来,只为提交一个问题,或带走一个答案。有人问:“如果爱可以被计算,它还算不算真实?”有人问:“当我们说‘正常’时,是谁在定义异常?”每一个问题都被记录、归档、回响,在魂光网络中激起涟漪。
但林知远知道,真正的风暴还未到来。
因为系统的残余仍在运作。
就在昨夜,他在梦中再次听见那个声音??低沉、冰冷、毫无情绪波动:
**“秩序需要平衡。”**
这不是来自某个人,也不是来自某个组织。那是旧时代的回声,是那些曾经掌控话语权的人,在意识深处构筑的防火墙。他们虽已失势,可他们的思想仍潜伏在教育、媒体、制度的缝隙里,悄然劝说人们:“别太较真”“差不多就行”“有些事问多了不好”。
这种温柔的压制,比刀剑更难破除。
林知远轻轻合上册子,指尖划过封面残留的纹路。这本残卷,据说是千机阁最古老的《问录》抄本,记载了自第一代叩问者以来的所有核心命题。父亲临终前将它藏入祠堂地砖之下,用血写下坐标。他曾以为这只是遗物,如今才懂,这是钥匙??开启第九骨最后一道封印的钥匙。
“你还准备等多久?”身后传来清冷女声。
苏璃不知何时已立于雪中,白衣胜霜,手中捧着那本无字书。书页依旧空白,但她目光所及之处,文字便自行浮现:
“当怀疑成为常态,信仰是否还有意义?”
“若自由带来痛苦,我们是否仍该选择自由?”
“你说真相属于所有人,可为何总有人想替我们决定什么是真相?”
这些问题,不是她写的,是书自己显现的。
林知远没有回头,只轻声道:“我在等一个人。”
“陈言?”苏璃走近几步,脚下积雪竟未发出丝毫声响,“他已经消失了整整一年。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去了更深的地方??去唤醒那些连做梦都不敢质疑的人。”
“他还活着。”林知远忽然笑了,“我能感觉到。就像能听见铜铃在风里的回音一样。他没走远,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话音刚落,远处天际忽有微光闪动。
不是极光,也不是星辰,而是一串断续的银芒,宛如流星逆飞,从九州各地汇聚而来,最终坠入冰原中心的深坑。光芒落地即散,化作无数细小光点,悬浮空中,缓缓旋转,竟勾勒出一个人形轮廓??模糊、摇曳,却带着熟悉的气息。
林知远瞳孔一缩。
“是他……他在用魂光投影。”
苏璃凝视那光影,低声呢喃:“他在传递信息。”
刹那间,所有光点同时爆亮,凝聚成一行横贯天地的文字:
**“系统重启倒计时七日。”**
风起。
不只是这一片冰原,而是整个九州大地上,所有悬挂的铜铃在同一刻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