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了。”
>“我错了。”
>“谢谢你。”
>“我还爱你。”
人们称其为“语莲”,说它是被压抑千年的情感所化。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清明。第十一城举行第二次共语祭。这一次,不只是百姓参与,连朝廷官员也被要求公开陈述过往。宰相带头跪诵悔过书,将军坦白边关屠城旧事,甚至连宫中老太监也哭诉曾奉命毒杀三位皇子以保皇位平稳。
皇帝最终也来了。他独自步行而来,未带仪仗,未穿龙袍,只披一件素衣。他在默碑前站定,从怀中取出一封黄绢,双手捧起,当众宣读:
>“朕承大统以来,延续祖制,严控言论,自诩安定社稷。然今观天下之痛,皆因一‘惧’字而起。惧乱,则禁声;惧变,则杀人;惧真,则造伪。朕身为天子,非但未能护民,反助暴政绵延。今日在此立誓:废除正音司,拆毁吐真井,开放所有忆脉档案,允万民自由言说。若有违此誓,天地共戮,子孙不昌!”
语毕,他将圣旨投入默碑前的火盆。火焰腾起三丈高,映红半座城池。
当晚,星空异象再现。北斗七星缓缓移位,不再成剑,而是化作一张巨大的口型,仿佛苍穹本身正在学习发音。紧接着,九道光刃围绕虚幻龙刀旋转加速,最终融合为一,化作一柄通体透明的水晶长刀,刀身内似有无数人脸流转,低声呢喃。
它缓缓降下,插入忆言树根旁的土地。
大地震动,一道金色脉络自插入点蔓延而出,迅速连接全国十一座言启城,形成完整的“忆脉网络”。从此以后,任何人只要诚心诉说,其话语便会自动录入系统,永不消失。
更有奇者,孩童若在树下诵读诗书,叶片便会落下对应的文字光影,助其理解;病人若在树边倾诉苦痛,光尘洒落身上,竟能缓解病痛。学者断言:忆言树已进化为“集体意识的具象化载体”,它不再只是记录过去,更在塑造未来。
多年后,白砚秋重回幽州。他已白发苍苍,腰背微驼,唯有眼中仍有锋芒。盲女早已不在人世,但在回音长廊尽头,立着一块无名碑,上面只刻两句话:
>“她听过千万人的哭泣,却从未为自己哭过。”
>“她说:只要还有人愿意倾听,世界就不会真正死去。”
白砚秋伫立良久,终于从怀中取出那柄曾斩断无数记忆的石刀,轻轻放在碑前。
“我用了半生切断声音,”他低声说,“现在,我把安静还给你们。”
石刀接触地面的瞬间,碎成齑粉,随风而去。
闻心不知何时来到身后,怀抱古琴,轻声道:“你想去哪里?”
白砚秋望着远方雪山:“去看看龙刀还在不在。”
她点头:“那我为你弹一首《送别辞》。”
琴声响起,悠远清冷,仿佛送别一个时代。
而在遥远的北方,那柄水晶龙刀静静矗立,刀锋映照星河,也映照人间烟火。风掠过雪原,带来孩童的读书声、恋人的私语、老人的叹息、农夫的哼唱……亿万言语汇成无形洪流,奔涌不息。
大地之下,忆脉如血管般跳动;天空之上,星辰渐渐排列成新的文字??
那是人类还不会读写的句子,但终有一天,他们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