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请她躺下,双手贴上腰部,闭眼感受。“您这是椎间盘退变加上筋膜粘连。我不是治,是帮您找回一点舒服。”
他手法极轻,如春风拂面,却在第三分钟时突然加重按压,老太太“哎哟”一声,却又紧接着舒展眉头:“奇怪……怎么越疼越舒服?”
十分钟后,老太太竟能自己站起来走两步。她眼眶红了:“多少年了,我没这么轻松过……”
人群开始骚动。
第二个、第三个老人陆续上前。有人膝盖积水,老沈用淋巴引流手法配合热敷;有人失眠多年,他点按神门、三阴交,辅以耳穴压豆。
三个小时过去,原本敌视的居民竟排起了队。
李桂芬远远站着,始终没动。直到傍晚收工时,她才慢慢走近。
“你……真不是政府派来的?”
老沈笑:“我是下岗工人,女儿读大学时差点辍学。我能理解你们怕被骗的心情。”
李桂芬眼泪一下子涌出来:“赵大锤当年也这么说。他说,老百姓不怕苦,怕的是连真相都听不到。”
老沈心头一震。
他轻声问:“您还记得他最后出现那天吗?”
“记得。”李桂芬抹泪,“火灾那天,他冲进楼救一个瘫痪老人,结果煤气爆炸……等我们找到他,人已经被烧得不成样。送医院途中失联,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跑了……可我知道,他不会丢下我们。”
老沈默默记下每一个细节。
当晚,他回到公寓,翻出师父留下的笔记,一页页对照自己的手法体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三十年积累的经验,其实是一套完整的“身心联动康复模型”??疼痛不仅是肌肉问题,更是情绪、记忆与社会关系的投射。
他连夜写下《基层民众慢性疼痛心理成因初探》,附上今日治疗案例,发给了周雅琴。
第二天,周雅琴回信:“你看到了本质。下周,我要启动‘城市触觉计划’??在全国三十个城市设立公益康复站,专攻被忽视的底层群体疼痛问题。你任首席技术官。”
老沈盯着屏幕,久久无法入睡。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场静默的革命??用双手重建信任,用温度唤醒良知。
而在东城胡同的修车铺里,赵大锤正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播报:“轻松慢行宣布启动‘城市触觉计划’,首位公益理疗师沈建国表示:‘每个人的身体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他掐灭烟头,站起身,走到墙边掀开一块旧帆布??下面竟是一幅巨大的城市地图,密密麻麻标注着各个老旧小区、信访记录、居民健康档案。
他拿起笔,在“东城区幸福里”旁写下一行字:“沈建国,可信。”
然后,他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准备见面。时机到了。”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传来周雅琴的声音:“你确定?一旦露面,就再也回不去了。”
“有些门关久了,就得有人去推开。”赵大锤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而且,我听说……有人正在用双手,做我和你当年想做的事。”
风穿过破窗,吹动桌上的搪瓷缸,叮当一声。
仿佛时光终于开始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