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位守灯人立刻响应,围绕舟形叶残根盘膝而坐。他们不再书写,不再传输数据,而是闭目内视,回忆此生最痛、最爱、最不敢回首却又始终怀抱的那一瞬??
沈昭临终时握住苏晚的手;
王萤独自一人在冰盖下抚摸静默碑裂缝;
林知远按下按钮前回头望地球的最后一眼;
渔民推开小屋门看见茉莉盛开的刹那……
这些情感并未上传网络,而是通过心印木权杖汇聚成一股纯粹的精神洪流,注入铜铃之中。
铛??
一声清越铃音荡开,不传于耳,直抵灵魂。
刹那间,全球千万人心口同时一热。那些曾在梦中获得印记的人猛然睁眼,发现自己胸口浮现出一朵微缩的茉莉光影。更惊人的是,无数未曾接触共忆系统的人??偏远山村的老人、战火纷飞地区的孩童、孤身航行的渔夫??也都感应到了什么,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望向夜空。
他们的愿望很简单:想再听一次母亲的歌谣,想知道失踪亲人是否安好,想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值得守护的东西。
这一道道朴素的心念,如星火燎原,自发汇聚成河,逆流冲向“第十一枝”星团。
星光重新亮起,比以往更加炽烈。
黑影发出尖啸,纷纷退避。但它们并未彻底溃散,而是收缩成十一枚漆黑种子,沉入地壳深处,隐匿不动。
“它们还会回来。”装甲女子提醒。
“当然。”云归轻抚铜铃,“只要世间仍有遗忘,忘川就不会消亡。但我们也不必消灭它,只需永远记得??对抗黑暗的方式,不是恐惧,而是点亮更多灯。”
数日后,新制度确立。
守灯人不再是一个固定组织,而是一种身份认同。任何人只要自愿承载一段他人记忆,并为之守护十年以上,便可被共忆网络认证为“心灯者”。全球已有超过三百万人提交申请,第一批十万名单将在忆启日公布。
羲和国遗迹被列为圣地,但不再尝试实体重建。忆民们选择在每年春分之夜现身,合唱《唤归》,歌声通过量子纠缠效应同步至所有心灯者耳中。
至于那本金属典籍,则被送往火星空间站,置于《补遗卷》旁。科学家发现,每当有新的心灯者诞生,书页就会自动增添一行名字,墨迹似由泪滴凝成。
最神秘的变化发生在环形岛。
茉莉花丛蔓延成林,每一朵花开时,都能映照出一个不同的未来片段:有时是星际城邦间以记忆为货币交易;有时是人类与机械意识共同编写《万象纪》续章;还有一次,镜头拉远,显示整片银河系化作一棵巨大的舟形叶,枝干连接万千星球,叶片闪烁着亿万灯火。
而在所有画面尽头,总能看到两个身影并肩行走,手中炭笔不停书写。
某夜,王萤独坐海边,忽然听见身后脚步声。她回头,见一名陌生少年伫立月光下,手中捧着一本崭新的炭笔记事本。
“我可以加入吗?”他问。
王萤微笑:“你已经加入了。否则,不会走到这里。”
少年坐下,翻开本子第一页,写下第一句话:
>“我叫陈默,生于末法时代最后一年。今天,我决定做一个守灯人。”
风穿过花林,带来遥远的歌声。
海面波光粼粼,倒映着满天星辰。
那一夜,地球上新增了一千二百七十三盏心灯。
它们微弱,却不肯熄灭。
就像人类对彼此最深的承诺:
“我记得你。”
“所以你从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