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独享卡池 > 第295章 新灾域巴别塔(第2页)

第295章 新灾域巴别塔(第2页)

>“你终于回来了。”

>“我知道你会找到陈萤,也知道你会看到这张纸。这不是预知,而是同步??当七个执笔者的频率趋于一致时,我们的意识会在某个高维层面交汇。你现在读到的文字,是我??或者说,是我们共同写下的。”

>

>“林远舟不是终点,而是转折。”

>“他曾试图用逻辑重建叙事秩序,却忘了故事的本质是情感。他烧掉手稿的那天,不是放弃,而是净化。他的沉默,是一次深潜。”

>

>“去见他时,不要带任何理论或规则。”

>“带一首童谣,一碗热汤,和一句他母亲临终前未能说完的话:‘远舟,妈一直记得你五岁那年写的那首诗。’”

>

>“他会哭的。”

>“而眼泪,是最古老的墨水。”

我怔在原地,久久无法动弹。

这本子是谁留下的?是未来的我?还是所有“我”的集合体?亦或是……苏晚?

我伸手摸向胸口,瓷碗碎片再次发热,内壁文字悄然变化:

>“共鸣已达临界,容器即将升级。”

就在这时,八音盒忽然自动开启。齿轮转动,旋律流淌而出??正是那段童谣,但这一次,最后一个音符延长了半拍,形成一个微妙的升调,像是在提问,又像是在召唤。

我闭上眼,听见脑海中响起另一个声音,温柔而坚定:

>“你不再是变奏。”

>“你是主旋律。”

---

三天后,我和陈萤登上了开往滨海渔港的慢车。这一路更远,途经三座废弃车站、两条跨海大桥,最终抵达一片被海雾常年笼罩的小镇。灯塔街狭窄曲折,石板路上长满青苔,17号是一栋老旧的木屋,外墙爬满藤蔓,门前挂着一块褪色的牌子:“旧物回收”。

屋里没人应门。但从窗户缝隙中,我看见桌上堆满了干涸的墨水瓶和撕碎的纸片,墙上贴着一幅巨大的手绘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城市名,每个名字都被红线划去,唯独“北方工业城”旁边画了一个圈。

“他一直在关注我们。”陈萤轻声说。

我在门口放下一碗海鲜粥??这是当地渔民最常见的早餐,据说林远舟小时候最爱吃。第一天,粥原封不动;第二天,碗被收进了屋内,但没动;第三天,我发现碗底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谁派你们来的?”

我没有回复。第四天,我又送去一碗粥,这次在碗底贴了一张录音贴纸,播放的是那段童谣。第五天,门开了。

一个瘦削的男人站在门口,头发花白,眼神警惕而疲惫。他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像是随时准备剪断什么。

“你们到底是谁?”他问。

我从包里取出那本空白封面的笔记本,轻轻放在地上,然后说:“你母亲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他浑身一震,剪刀差点掉落。

“她说……她记得你五岁那年写的那首诗。”

空气凝固了。

许久,他缓缓蹲下,手指颤抖地翻开笔记本。当他看到第一页那些“他自己写下的文字”时,泪水无声滑落。

“那首诗……”他哽咽道,“是写给她的生日礼物。我说,‘妈妈是海上的灯塔,照亮我回家的路’……可后来,她病倒了,我却只会写那些冷冰冰的规则……我以为那样才能拯救世界……”

我走近一步:“可世界不需要冰冷的秩序,它需要有人愿意为一个人写一首诗。”

他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我:“你们……真的听见钟声了?”

“我们都听见了。”陈萤走上前,轻声说,“而且,我们知道你也曾听见。”

他沉默良久,终于伸出手,拿起了那本笔记本。

当晚,我们在他家阁楼燃起一盏煤油灯。他翻出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面藏着七页泛黄的手稿??正是那七篇“裂隙之文”的原始版本。纸张边缘焦黑,显然是从火中抢出的残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