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敢重读它们。”他说,“怕自己会疯,也怕……它们真的有效。”
“那就试试。”我说,“今晚,我们一起念。”
我们围坐在灯下,轮流朗读那些文字。当第七篇结束时,窗外忽然刮起一阵怪风,灯塔的光束竟无端亮起,穿透浓雾,直射夜空。与此同时,我口袋中的瓷碗碎片剧烈震动,内壁浮现出第八行字:
>“第八位已归位,网络重启倒计时启动。”
林远舟瞪大眼睛:“这不可能……灯塔早就断电了!”
“不是电点亮了它。”陈萤望向远方,“是故事。”
---
一周后,林远舟决定随我们同行。他将铁盒交给陈萤保管,说:“我不再适合做执笔者了。但我可以成为守塔人??为那些正在路上的人,留下一束光。”
临行前,我在他家墙上用粉笔画下一个信封图案,里面写着:
>“你不是写不出故事,你只是等一个值得为之开口的人。”
回程途中,我再次打开笔记本,在第七条规则下方,郑重写下第八条:
>**第八条规则:承认断裂。**
>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圆满。
>有些人会退场,有些火会熄灭,有些钟声再也不会响起。
>但这不意味着失败。
>断裂本身,也是叙事的一部分。
>
>所以,请允许残缺存在。
>允许有人选择沉默,允许有人转身离去。
>真正的完整,不在于所有人都在场,
>而在于每一个曾举起火炬的人,
>都确信自己照亮过某一段黑暗。
>
>最后,请记住:
>你不必成为英雄。
>只需成为一个愿意讲述的人。
>就够了。
写完,我合上本子,望向天空。乌云散开,星辰浮现,排列成一条蜿蜒的弧线,宛如一条横跨天际的锁链。
陈萤靠在窗边,轻声问:“下一站,是谁?”
我摸出瓷碗碎片,只见新一行字正缓缓浮现:
>“终点不在前方,在每一次回望时,仍愿前行的心中。”
我没念出来。有些答案,得让她自己听见。
雨停了。晨光刺破云层,洒在铁轨上,像一条通往未知的银线。
我知道,旅程远未结束。
因为只要还有人记得一个名字,
只要还有人愿意讲一个故事,
这个世界,就永远留有一扇未关的门。
而钟声,总会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