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钟后,秦月抬起头,微笑道:“现在,我说完了。”
钢琴前奏响起,她亲自弹奏,第一个音落下,全场屏息。
她唱的是《星辰之下》的插曲《微光》,那是她第一次尝试作曲的作品,从未正式发行。旋律朴素,歌词简单,却像一颗落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随着演唱推进,她的声音逐渐稳定,情感层层递进。到了副歌部分,她猛然拔高音域,虽不及巅峰时期的华丽,却充满力量,仿佛挣脱了所有枷锁。
台下观众纷纷打开手机闪光灯,汇成一片星海。
而在某个包厢里,苏清棠静静坐着,手中端着一杯清水。她没有鼓掌,只是望着舞台,眼中泛起微光。
江曜峰站在门外,透过玻璃看着里面的一切,低声对腾智辉说:“你说,她以后还会戴面具吗?”
腾智辉笑了:“不需要了。真正的面具,从来都不是戴在脸上的。”
***
演唱会最后一曲,是《真正的黑暗》的独唱版。
秦月站在舞台中央,灯光只照亮她一人。她闭着眼,像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
>“我们曾在黑夜中奔跑,
>以为终点是光;
>可当黎明到来,才发现,
>真正的黑暗,才刚刚开场……
>但我已不再惧怕,
>因为我知道,
>那道光,一直在我心里亮着。”
歌声落下,余音绕梁。
她深深鞠躬,久久未起。
良久,她直起身,望向台下,轻声说:“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这五年。
从今往后,我不再隐藏。
我是秦月,
一名歌手。”
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而在后台,那枚曾象征传奇的“顺其自然”面具,被郑重地放入一只檀木盒中。盒子上刻着一行小字:
>“致那段无人知晓的岁月。”
没有人知道,当晚深夜,秦月独自回到工作室,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一句话:
>“梦不是用来实现的,梦是用来坚持的。
>我终于明白,所谓重生,
>不是回到过去,
>而是有勇气走向未来。”
窗外,晨曦初露。
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