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桃夭定终身-高冷帝君漫漫追妻录 > 争锋(第1页)

争锋(第1页)

天色终于黑成一块布,把院子笼罩得严严实实。夜的安静被叩门声打破,大约又是欢城主事派人来催促吧。

同抬头望了望门口,一身形颇高的人朝他走来,后面还跟了几个人,其中一个举着火把,还有两三个好似年事颇高的老者。待走近了,为首的那个人在火光中便映照得十分清晰了。

同心中大吃一惊,这人好似在哪里见过,明明有些眼熟,却一时无法想起来者身份。

高大轩昂的身材,冷漠严峻的神情,就算同身为帝王,也感到了一丝压迫。那人已经有些年纪了,可是岁月仿佛只是他平添了威严和俊美。同身旁的陶五看到国君眼神不悦,忙伸出手来拦截问道:"来者何人?为何如此大胆,竟敢私闯民府?"

这人盯着同看了一会儿,问道:"公子可是当今鲁君子同?"

来者正是齐王诸儿,他得到婉的消息后便一刻不停地来到欢城。他和同只见过匆匆一面,对同的模样记得并不清楚。可是同有几分他的父亲允的神情,此刻又立在婉的门口,再加上衣着配饰的华贵,诸儿很快便猜到对方身份了。

"你是何人?既知道我身份,为何不下跪?"同不悦地问道。

诸儿叹了口气说道:"我是齐王诸儿!"

电石火光间,同顿时全记起来了。愤怒的血液瞬间涌上他的全身,此人如此张狂,如今竟敢闯到母亲的闺房门口了!

杀父之仇,夺母之恨,说时迟,那时快,同从腰间拔出常佩的宝剑,直直朝诸儿刺去。哪知诸儿常年练武作战惯了的,这样力道的袭击如何为难了他?他侧了个身,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了剑。同用力夺了两三次,竟无法拔得回来。最后还是诸儿松了力道,同才面红耳赤地夺回了剑。

同不甘心又刺了过来,这次诸儿直接夺了同的剑柄,一把掷向了远处的黑暗。同大骂:"贼人,你杀我父亲,又败我母亲,今日若想踏过这扇门,先杀了我才算!"

诸儿不知为何,一时间竟有些愧疚,更有些哀怜这个年轻的君主,他说道:"同,莫要一时意气。就算是我有愧于你,可是你母亲正卧病榻上,生死悬于一线,可否放我进去,先救人要紧?你若气我怨我,待救好你母亲后,我再由你惩罚如何?"

同听了诸儿一番话,竟大笑起来,笑声中有一丝遮掩不住的哽咽,"哈哈!你若真心救人,先当众给我叩三个响头,我便放你进去,如何?"

旁边举着火把的石之纷如说道:"荒唐!大王莫要理睬这狂妄之言,让属下给你冲进去!"

诸儿挥了挥手表示不必,似乎只是一瞬间的犹疑,诸儿右手掀起袍子一角,双膝跪地,用力在前面的石阶上叩了三声清亮的头,然后站起来双手合拢作揖道:"鲁君,请让我和后面的大夫进去,帮你母亲看一看是什么病吧!"

叩击石板的清亮声音似乎在敲击同的心脏,他无法相信当今诸侯敬仰并畏惧的威名赫赫的齐王,为了见到自己的母亲一面,正毫不犹豫地对着自己下跪。

他望着对方额头的一抹青,竭力压下声音中的颤抖:“今日为了母亲,我就不在此为难你了。只是要知道,你我的仇恨远没有结束。若想让我放弃我们的仇恨,你需受我一箭!"

诸儿惨淡地笑了笑,说:"放心,待你母亲病好后,我必吃你这一箭。"

陶五退到一侧,诸儿大步朝屋内迈去。阿娇看到诸儿,震惊之余又觉得理应如此,如今若真有人能救婉,恐怕也只有诸儿了。

她忙迎诸儿进了婉的卧室,屋内的药味和病人特有的气味混杂着碳的味道朝诸儿袭来,诸儿双脚发软,踉跄了一下险些倒了下去。

昏黄的烛光下,是婉苍白略带浮肿的脸,她似乎正在梦中,喃喃自语着:"火,大火,我的孩子。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诸儿上前,忍不住轻轻摇晃婉:"婉妹妹,你做恶梦了,快醒醒!"婉睁开朦胧的眼睛,灯光下的那双桃花眼满是关切和焦灼,亦真亦幻,婉"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像受到惊吓的幼儿,朝诸儿的怀中钻进去。

诸儿这几日来的奔波、担忧、自责在这一刻终于有了注脚,眼泪再也忍不住掉落下来。

站在一旁的姜太医和孔太医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两人面面相觑。姜太医毕竟知道婉在君王心中的分量,咳嗽了两声说道:"大王,夫人现在病中,不易情绪过于波动。大王连日奔波,也不可过于伤心。"

诸儿这才止住了哭泣,红着眼眶说道:"姜太医,麻烦你替她诊治一下吧!"说罢,轻轻扶婉靠在枕头上,自己则退到一侧。

姜太医上前把了脉,看了舌苔,又请孔太医上前看了看,两人又对望了一下,姜太医这才缓缓说道:"之前大夫诊得不错,夫人确是中了巫术!"

诸儿惊叹道:"那有什么法子可以救她?"

姜太医说:"大王莫急!我早年曾到访过楚国,和当地的巫医生活过一两年,大约知道巫术的种类,虽不至于精通,但是大约能够判断出夫人是受了何种巫术!

一般施巫,不外乎三种,下蛊、施针和施咒。下蛊需要亲近当事人,将蛊毒中到当事人身上。解蛊毒,则需要找出下蛊的药引,一般是身有剧毒的虫蛇之类,不然病人将终身难愈。欢城地处偏僻,恐怕下蛊之人难以接近夫人,我看夫人也并非有中毒的迹象。

施针,是用布扎成人形偶,再把施加咒术和特殊药物浸泡的针扎到布偶上,被施术之人会神智昏聩,胡言乱语,常常呼神唤鬼,至多半年便被折磨得不成人样,最后多被亲戚家人视为不详之人,乃至于抛弃。这种情况,最快的法子是找到对方制作的布偶,拆除布偶身上的针,病人休息多日,便能转危为安。"

诸儿急问:"天下之大,若找不到施针的人,那如何救得了病人?"

姜太医说:"那就用针扎在本人身上,打乱对方布阵。这个法子需要不断测试穴位,只有扎在病人身上的穴位和布偶的穴位相同,才能破了对方的针。非针灸高明之人决不敢轻易尝试这个法子。"

"那最后一种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