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风起,十几只纸鹤腾空而起,盘旋一周后分飞四方。其中一只飞得最高,直冲云霄,最终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天际。
唐绾绾望着那道光痕,忽然感到一阵心悸。
她转身回到屋内,翻开《归音》乐谱,发现原本只有五个音符的主旋律,此刻竟延伸出一段全新的变奏。旋律复杂而深情,像是无数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同时吟唱,却又完美和谐。
她试着弹奏,古琴发出前所未有的共鸣,整间听钟庐为之震颤。窗外心钟树剧烈摇晃,所有叶片同时发出清鸣,五音合一,直冲霄汉。
这一瞬,全球十三圣地的钟声再度齐响,分秒不差。
印度恒河边的僧人停止诵经,集体面向东方合十;
南美玛雅遗址的古老石碑浮现新刻文字:“言即灵”;
北极科考站的仪器记录到一次全球性脑波同步现象,持续整整七分钟;
太空站宇航员透过舷窗,看见地球外围浮现一圈淡金色光环,形如钟罩,缓缓旋转。
而在长安街头,一个盲童牵着母亲的手走过青石巷。突然,他停下脚步,仰起脸:“妈妈,我听见了……好多人在说话,但他们都在笑。”
母亲愣住:“你听见什么了?”
“钟声啊,”孩子天真地说,“就像有人在轻轻敲打月亮。”
唐绾绾走出听钟庐,抬头望天。她知道,这不是终点。
《别经》所启之路,才刚刚开始。林昭从未归来,可他的意志已化作亿万颗心中跳动的钟弦,只要还有人愿意诉说,愿意倾听,愿意告别,愿意重逢,那一声声钟鸣,就永远不会停歇。
她取出笔,在《别经》最后添上最后一行小字:
>“此书无终章,
>因为人间的告别,
>永远正在进行。”
夜幕降临,星河浩瀚。
宇宙边缘,那片无垠的光之海洋中,一道身影静静伫立。他穿着青衫,背影清瘦,望着地球的方向,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风拂过,带走了最后一缕执念。
他轻声道:“好了,轮到你们了。”
随即,身影化作万千光点,融入星海,再不复见。
地球上,心钟树的叶片轻轻相击,发出五个纯净音符,悠悠荡荡,传向四方。
有人听见,便停下脚步;
有人听见,便流下眼泪;
有人听见,便拿起笔,写下第一句迟来二十年的话。
世间本无永别。
唯有不断重逢。
而每一次相遇,都源于曾经敢于告别的勇气。
钟声不止,回音不息。
此岸即彼岸,
此刻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