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二郎至圣先师 > 318 一鲸落万物生(第1页)

318 一鲸落万物生(第1页)

听了徐永生所言,沈觅觅略微好奇:“先生,是去道门南宗么?”

就她所知,道门南宗作为江南联盟的一份子,当前等于是也已经表态支持退居巴蜀的皇后姜望舒,同姜家站到同一阵营。

虽然她也看得出道门南。。。

夜色如墨,浸透青冥山巅。桃树静立,枝叶间犹带晨露未干的微光,仿佛昨夜那一声轻叩,并非来自幽冥深处,而是天地本身在呼吸之间吐纳的一缕叹息。琉璃灯悬于松枝,火苗低垂,却不再摇曳??它已从躁动转为沉稳,像一颗安睡的心脏,在寂静中规律跳动。

柳含烟仍坐在石榻旁,手中捧着半卷残简,是《灯录》初稿的最后一章。她指尖轻抚字迹,一字一句读出声来:“**‘执灯者不惧暗,因其所照之处,皆为归途。’**”声音很轻,却落在杨戬耳中,如钟鸣回荡。

他盘膝于院中青石上,闭目调息。眉心金纹虽已重现,但气息尚未完全恢复。那一千年的记忆重铸,不只是神识的回归,更是灵魂的重塑。每一道旧伤都在苏醒,每一次心跳都像是重新学会如何搏动。他知道,自己活回来了,可这“生”,并非天赐,而是她用血、泪与信念,一寸寸从命运手里抢回来的。

“你还记得那扇门吗?”柳含烟忽然问。

杨戬睁眼,目光穿过庭院,望向后山方向??那里,荒废庭院早已被藤蔓掩埋,“禁忆”碑也化作尘土。可他的记忆里,那扇木门依旧清晰如昨。

“记得。”他低声说,“那是我一生中最不该打开的地方。”

“可若没打开,我们也不会走到今天。”她起身,走到他身边坐下,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你曾为了救我,签下契约为奴;我曾为了护你,甘愿代劫赴死。我们都犯过错,也都背过罪。可正是这些错与罪,让我们终于看清了什么是真。”

风起,吹动檐下铜铃,叮咚作响。

杨戬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再不是昔日冰凉疏离的模样。“你说玄女最后那句话……‘谢谢你,还记得我’。”他缓缓道,“她也曾渴望被记住吧?哪怕是以恨意留存于世。”

“她渴望的不是被记住,而是被理解。”柳含烟摇头,“可惜她选错了路。她想终结轮回,以为那样便能消除痛苦。可真正的痛苦,从来不在生死之间,而在人心不肯相守。”

杨戬默然良久,忽而一笑:“所以你现在成了讲道之人了?”

“是你先开始的。”她轻掐他手臂,“明心堂第一课,你说‘至圣不在神通,而在持灯前行’。结果满城学子记住了这句话,反倒忘了你当年劈山断海的威势。”

“那威势本就不该被人记住。”他正色道,“真正该传下去的,不是力量,而是选择。当年我若选择揭穿玄女,便会连累你性命;若选择沉默,则要背负千古骂名。我没有两全之法,只能选一个你还能活着的世界。那样的选择,才值得后人思量。”

柳含烟望着他侧脸,眼中泛起柔光。眼前的男子,不再是那个高坐云端、执法无情的二郎真君,也不是记忆中冷言逐她出昆仑的陌路人。他是杨戬,是会痛、会悔、会哭也会笑的凡心之人。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

一名少年自山道拾级而上,身穿明心堂弟子服,手中捧着一封玉函,神色恭敬。他在院外跪下,双手举函过顶:“先生,临渊城主遣使送来急信,言地脉异动再起,城南古井喷涌黑水,井底有物低语,唤名‘阎罗魇’。”

杨戬眉头微蹙,接过玉函,神识一扫,眸光顿寒。

“不是魇。”他站起身,语气凝重,“是残念聚合体。有人在借怨气炼魂,试图重塑旧神意志。”

“谁?”柳含烟起身问道。

“不清楚。”杨戬望向南方天际,云层厚重如铅,“但这手法……极似昆仑旧律中的‘引煞归墟’之术。此术早已失传千年,唯有……”他顿了顿,声音微沉,“唯有那些曾效忠玄女、却又不甘失败的人才会使用。”

柳含烟心头一紧:“你是说,还有余党?”

“不止余党。”杨戬转身走入屋内,取出一把无鞘短刃??那是他昔年斩妖除魔所用的“破妄”,如今锈迹斑斑,却被他以心头血日夜温养,“他们是新的信仰者。他们不信玄女已败,反而认为她的理念才是终极解脱。他们要重启‘门’,不是靠神力,而是靠人心的绝望。”

柳含烟握紧琴弦:“那我们就去临渊城。”

“不。”杨戬摇头,“这次不能贸然前往。他们设局,便是等我们出手。一旦动用神力镇压,便会激起更大怨念,反助其成势。我们必须找到源头,斩断因果链。”

“怎么找?”

“用灯。”他说,“让心灯照见人心最深的恐惧。”

当夜,青冥山顶燃起三盏灯。

中央为主灯,即那盏琉璃心灯;左右各置一辅灯,左为柳含烟以情丝织就的“牵魂灯”,右为杨戬割腕滴血祭炼的“破妄灯”。三灯呈品字排列,由九根银线相连,结成“三心境阵”。

这是上古典籍中记载的“观心引梦”之法,唯有至亲至信者方可共启。一旦点燃,三人之心神将短暂交融,进入彼此记忆最深处,追溯一切执念根源。

“你确定要这么做?”柳含烟看着他手腕上的伤口,“你的元神还未完全稳固,强行入阵,可能会再度撕裂。”

“正因为未稳,才更需锚定。”他握住她的手,“你是我的锚。只要你在,我就不会迷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