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 第665章报应来了(第2页)

第665章报应来了(第2页)

那人当场跪地痛哭。

祭典正式开始时,百余人围坐院中。桌上菜肴琳琅满目:有金黄酥脆的炸藕盒,有冒着热气的白菜豆腐煲,有一盘只加了盐和猪油的炒青菜……每一dish都附着一张小卡片,写着烹饪者的留言。

“给十年前饿着肚子回家的自己:对不起,现在我学会做饭了。”

“致从未吃过我做的饭的父亲:这一次,换我等你回家。”

“给天堂的母亲:你说过最难吃的饭也是最好的,今天我做了你最爱的红烧鱼,你闻到了吗?”

暮色四合,篝火燃起。少女站上台阶,手中捧着那口铜铃。她轻轻一摇,清越之声划破夜空。

所有人安静下来。

她没有讲话,而是走向铜锅,点燃炉火。接着,她从口袋里掏出一颗鸡蛋,打入碗中,开始搅拌。动作缓慢而专注,像在举行某种古老仪式。

围观者渐渐明白??她在复刻最初那一堂课。

当蛋液倒入热油瞬间,“滋啦”一声响起,香气弥漫开来。有人悄悄抹泪,有人默默起身,回到自家带来的小灶前,也开始打蛋、切葱、调火。

整条街,陆续亮起了灯火。

那一夜,从这座小镇出发的直播信号传遍世界。无数家庭在同一时刻打开灶火,跟着画面里的身影一起炒菜。社交媒体涌现海量照片:纽约公寓里一对情侣争抢锅铲;东京老夫妇并肩站在灶台前微笑;巴西贫民窟的孩子们围着铁桶炉子分享一碗面条……

而在中国西南偏远山村,一位老师正带着学生观看视频。教室黑板上写着今天的作文题:“你人生中最想做的那道菜。”

第二天清晨,邮筒里塞满了信。

其中一封来自新疆戈壁滩的护林员,写道:“昨夜我和同事在?望塔下支锅炒饭,风吹得厉害,米粒差点全洒了。但我们坚持做完,对着星空举碗敬酒。你说得对,饭香能穿越荒凉。”

另一封出自监狱服刑人员之手:“我昨天第一次申请参加监区厨房劳动。狱警问我为什么,我说:‘我想学会做一道能让家人笑着吃完的菜。’”

还有一封没有署名,仅画了一幅简笔画:一个小女孩站在高脚凳上搅汤,旁边站着的女人摸着她的头。画旁写着:“妈妈,我现在不怕你不回来了。因为我也会做饭了。”

少女读完所有信,走到院中那棵槐树下坐下。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脸上,温暖而宁静。

陈建国走过来,坐在她身旁。“你说,咱们这地方,算不算成了个‘家’?”

她笑了笑:“不是‘成了’,是一直都是。”

正说着,屋顶铜铃忽又轻响。两人同时抬头,只见一只燕子掠过屋檐,嘴里衔着新泥,径直飞向去年旧巢。

她忽然起身,快步走进厨房,翻开那本传承者名录,在最后一行,郑重写下两个字:

**林溪**。

那是她的名字。

写完,她合上册子,轻声道:“苏晚走了,念恩走了,阿米娜走了……可锅还在烧,人还在学,爱还在传。所以,我也该留下一点痕迹。”

陈建国看着那行字,久久不语。末了,他拿起自己的竹刷,默默擦拭起铜锅来。动作虔诚,如同朝圣。

午后,男孩带着奶奶再来。这次奶奶亲自下厨,颤巍巍地炒了一盘土豆丝。虽然有些焦,但她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没用,现在知道,只要肯动手,谁都能给别人一口热乎饭。”

小女孩吃完最后一口,仰头问:“姑姑,我什么时候能开始学?”

少女摸摸她的头:“明天就可以。第一课,先学会怎么把锅洗干净。”

孩子用力点头。

当晚,少女再次梦见苏晚。这一次,她不再站在麦田里,而是坐在老宅的灶台边,手里拿着一把旧锅铲,哼着那首无词的小调。见她进来,回头一笑:“轮到你讲故事了。”

她醒来时,天还未亮。推开窗,晨雾弥漫,远处传来公鸡啼鸣。她穿上衣裳,走进厨房,点燃炉火。

锅热了,油开了,她打下一颗蛋。

“我在听着呢。”她对着虚空轻语,铲子轻轻翻动,“你们留下的火,我一直守着。”

窗外,第一缕阳光爬上槐树梢头。新的一天,开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