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七零易孕娇娇女,馋哭绝嗣京少 > 第666章真是伤风败俗(第2页)

第666章真是伤风败俗(第2页)

我在非洲见过太多饥饿的眼睛,也在战区看过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不肯松手。可就在那样的夜里,有个女人仍点燃篝火,用铁罐煮了一锅稀粥,分给每一个哭泣的人。

她说:‘只要还能煮东西给别人吃,我就还没输。’

这就是心音的意义。它不属于某个人,某个国家,某种语言。它属于所有愿意低头弯腰、为他人掌勺的灵魂。

所以,请继续走下去。不要怕孤独,不要怕误解,更不要怕失败。因为总有人会记住你教的第一道菜,就像我记得你递给我的那碗阳春面。

告诉后来的人:爱是可以练习的。就像切菜要稳,炒饭要勤翻,做人,也要有温度。

再见了,我的妹妹,我的老师,我灵魂的共厨者。

愿你的锅永远不冷,愿你的心永远滚烫。”

录音结束,全场寂静。

不知是谁先抹了泪,接着,一个接一个低下头,又一个接一个抬起头。没有人说话,但他们的眼神已然宣誓。

林溪关掉录音机,捧起铜铃,再次轻摇。

这一次,不只是老宅回应。

街角、巷尾、邻村……远处陆续传来铃声回响。原来这些年,各地“心音小灶”都仿制了同样的铜铃,约定每逢重大日子,便同时摇响。

此刻,千铃共鸣,如潮水般涌向天际。

她走向中央大灶,揭开一口蒸笼??里面不是馒头,也不是包子,而是一百个手工捏制的小陶罐,每个只有拳头大,罐身上刻着不同的名字。

“这是今年的传承礼。”她高声说道,“每一位完成基础课程的学员,都将得到一个空罐。你们要用一年时间,收集家人、朋友、陌生人因你做的饭菜而露出的笑容,并写下那一刻的故事。明年今日,带它回来,我们一起埋在槐树下,作为新一季种子的养分。”

人群骚动起来,有惊喜,有激动,更有泪水滑落。

一个小男孩挤到前面:“林姑姑,我要给我奶奶做南瓜小米粥!她说冬天腿疼,喝了就会暖和。”

一个中年妇女握紧拳头:“我要给我丈夫做回锅肉。结婚二十年,我从来没主动做过一顿饭……但现在我想试试。”

一位白发老人颤巍巍举起手:“我儿子在国外三十年没回来吃过饭。今年春节,我要让他尝尝我学的糖醋排骨。”

林溪含笑听着,逐一答应。最后,她看向角落里的那个男人??他已经削完了土豆,双手通红,指甲缝里全是泥屑。

“你也想要一个罐子吗?”她问。

他低头,声音几乎听不见:“我……怕写不出故事。”

“那就从‘对不起’开始写。”她说,“然后再写‘我重新学会了爱你’。”

他猛然抬头,眼中闪动光芒。

午后的阳光终于刺破云层,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直播镜头对准了这一切,信号传向全球七十多个站点。日内瓦总部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将“心音厨房”列为人类情感遗产观察项目,并提议设立国际共情日。

而在国内,教育部正式批复:将在中小学劳动课中加入“情感烹饪”模块,教材以《心音笔记》为基础改编。

傍晚六点,祭典进入高潮。百余人围坐长桌,共享这一日所烹之食。没有主持人,没有致辞,只有筷子碰碗的轻响,和偶尔爆发的笑声。

林溪坐在主位,却没有动筷。她取出那本传承者名录,翻开最后一页,又添了几行字:

**安娜?杜邦,法国,2025年春入学**

**张卫国,黑龙江,2025年夏结业**

**李秀英,四川,2025年秋申请复训**

**陈默,原名未知,2025年冬归返**

写完,她合上册子,轻轻放在铜锅旁。

夜幕降临,篝火重燃。孩子们围着火堆跳舞,老人们哼起民谣,年轻人则自发组织了一场“盲品挑战”??蒙眼品尝十道匿名菜肴,猜背后的故事。

第一道是焦糊的炒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