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一一接待,但从不接受捐赠牌匾或锦旗。她只请每位来访者做一件事??在厨房吃一顿饭,然后写下感受贴在墙上。
一面墙渐渐被纸条填满:
>“原来聋人也能听见油温。”
>“我以为残疾就是终点,今天才知道,它可能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
>“我曾在酒楼挥霍千金,却从未吃得如此踏实。”
最动人的一张出自一名高中生之手:
>“我妈说我娇生惯养不懂人间疾苦。可今天我看到一个烧伤青年,用变形的手指一点点捏合饺子皮,眼里闪着光。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的坚强,不是不哭,而是哭着也要把饭做好。”
夏日初临,心音厨房迎来第一百位求助者。
那是个十二岁的男孩,名叫石头,天生脊柱侧弯,常年驼背行走,村里人都叫他“虾米”。父亲酗酒暴躁,母亲改嫁远走,他靠捡废品维生,瘦得几乎脱相。
初次见面,他低头盯着自己的影子,一句话不说。
林溪蹲在他面前,平视他的眼睛:“你想学做饭吗?”
他摇头。
“那你来这儿做什么?”
他终于开口,声音极轻:“听说……这里的饭,不花钱。”
“饭确实不花钱。”林溪微笑,“但你要付出一样东西??时间。”
“我能干啥?”他苦笑,“我连站都站不直。”
“那你就坐着学。”她说,“我们有矮案板,有特制椅子。你可以先从洗菜开始。”
石头犹豫许久,才点了点头。
第二天清晨,他果然来了。
林溪安排他在阴凉处择豆角。他动作笨拙,手指颤抖,可每摘一根都格外认真。午时,他第一次尝到了自己参与做的饭菜??番茄炒蛋配糙米饭。
他吃得极慢,吃到最后一口时,忽然趴在地上嚎啕大哭。
没人劝他。大家继续吃饭,就像没听见。
哭了很久,他自己抹干脸,低声说:“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顿……热乎的饭。”
当晚,林溪为他建立档案:
>**石头(本名石小川)**:严重驼背,长期营养不良,伴有轻度社交恐惧。初来拒言、自卑明显。今日首次完成择菜任务,并主动清洗了自己的碗筷。目标暂定:学会做一道能让别人吃得开心的菜。
>
>注:他哭的时候,小芸悄悄把自己的布娃娃塞进了他口袋。醒来后,他紧紧攥着它,没还,也没丢。
七月流火,第二批移动灶台凯旋归程。
车队尚未进村,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他们举着自制的小旗,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欢迎英雄回家!”
阿木尔第一个跳下车,脸上疤痕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却不再遮掩。他怀里抱着一只陶罐,小心翼翼放在地上。
“这是什么?”小芸好奇地问。
“山里一位老奶奶送的。”他红着眼睛,“她说她丈夫去世前最爱喝酸辣汤,可几十年没人会做。我学了三天,总算调出了她记忆里的味道。她喝完说:‘老头子,你在天上闻到了吗?咱家的味儿回来了。’然后……她把祖传的陶罐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