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水滸开局在阳穀县当都头 > 第289章 伐宋伐宋(第2页)

第289章 伐宋伐宋(第2页)

说到这里,蔡京倒也无话可说了,这天下的好处,他蔡京不可能一个人都吃得完,昔日童贯要吃,如今谭稹王黼要吃,自也都要吃上一口。

但还是童贯来说:“就怕此时恶了女真,来日不免怀恨在心!”

王黼当场就答:“岂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怀恨在心,那头前我大宋还借粮二十万石与他,他们岂不感恩戴德?本是盟邦,此事也非我等主动招揽,是平州百姓与官员自己要来,他们要来,我等本著仁义之心,总不能把同族之人拒之门外,此理,到哪里都说得通!再说,女真而今战事未罢,且內政困顿,自顾不暇,有何不可?”

倒是说得在理,童贯认真去想,女真如今,还真就是战事未罢,內政困顿,真说占便宜……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童贯倒也不信女真还真会因为这件事,就要动那兵戈。

他们內部的事还没搞定,还真没有能力再搞事,自当是要捏著鼻子认下。

且再去想,想那女真……

长远之事来说,女真来日,与宋,许也是大敌,岂能不趁此机会削弱一二?

童贯想来想去,便也不言了……

那就天子来言:“而今我朝,兵锋正盛,出则数十万大军纵横,入则万万之民安居,歷数史书之载,而今也不得不想那女真之事,女真虽然力微,兵力不过几万,人丁不过百十万,但自古北地之蛮夷,从来就是中原之大患,昔日为盟邦,那是时势所致,如今之势,只问如此女真,岂能为大宋之盟邦?”

天子此语一出,已然不在此事,高度拔起来了。

一边说的是宋金两国的本质,以及对未来的预计。

另外一边,真说起来,一个百万人口都不一定有的国家,与如今之宋为盟邦,这种外交的模式,其实是不能接受的。

也说汉与唐,那是万国来朝,那天子是万国共主。

何曾见过汉与什么楼兰龟兹是盟邦?

何曾见过唐与什么契丹党项是盟邦?

天子之意,既是要重复汉唐,那自也当是天下共主,来日与女真的关係,那也应该如此,女真合该前来拜见受封,此,便是万国来朝,才是汉唐。

不然,史书记载下去,后人看宋还与一个蕞尔小国是盟邦,这岂不难看至极?

眾人听来,便也就懂了天子之意,那就更多说不得什么了。

天子又道:“所谓恩威並施,上次女真使节而来,朕已然施恩,此番,便也当上一些手段,好教女真知晓,大宋之国,有恩有威!”

说白了,也是敲打一二,最好是女真人自己上道,下次再来,当以臣子之礼,那到时候便又好说,自是不再敲打了,一高兴啊,还赏赐几番。

若是不上道,只待此番党项事罢,说不得还真要给点顏色去看看。

人心如此,如今大宋当真如日中天,这天子,当真已经有了一代雄主之心思。

说不了对错,合该如此,歷来如此,祖宗教诲如此,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就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该这么办,不干,那才是后人耻笑。

至於天子赵佶与朝堂诸公,是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有错误的估计,那是另外一回事。

王黼自是大喜:“陛下圣明,那臣这就与王留守……还有谭相公回信去,就说朝廷之意,乃胸怀仁义之心,既然不是招揽而来,是那平州官民仰慕王化之归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当以仁义待之!”

天子听得很高兴,点头来:“这般,纳土归附,以平州为泰寧军,擢升那张觉为泰寧军节度使,张觉之下,各有官职,另赏赐財帛之物供应官民,此仁义也!”

“遵旨!”王黼躬身大礼,成了成了,自是赶紧去干。

朝堂上下,都在操作,苏武兴许,也有预料。

不然,他何以让张叔夜与宗泽等人要加紧经营京东城防之事?

也是苏武,知道自己影响不了这些大局之事,哪怕苏武就在当场,那天子之意再明显不过,又岂能是苏武拉得回来的?

那王黼之辈,又岂能是苏武能说服的?

若真是苏武能说了算,那唯一之策,其实就是徐徐图之,先练好內功,也等那些山林里出来的女真人先享受享受美好的生活,多喝酒多作乐,多御几个女子,多感受感受山林之外世界的奢靡…

如此,再与女真爭锋,慢慢来……

就好比这党项之事,就得慢慢来,但朝堂上下与天子,哪个能允许他慢慢来?那催促的旨意,一封接著一封在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