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纸泛黄,字迹歪斜:
>“王老师:
>我们班有七个孩子,昨天第一次用你们的系统上了网课。他们说,原来北京的老师说话这么温柔。
>山里的雪下了三天,教室冷得像冰窖,但孩子们都不肯走,说还想再听一遍数学课。
>谢谢你,让光翻过了雪山。
>??格桑老师”
王曜把这封信打印出来,贴在研发中心走廊最显眼的位置。
下面只写了一行字:
>**“别忘了,是谁在等你。”**
年底,公司年会再次举行。
这一次,大屏播放的不再是数据与成就,而是一段段普通人的日常片段:
-一位独居老人通过语音助手报警,救下了突发心梗的邻居;
-一个农民工用方言指令操控智能家居,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远程开空调;
-一名残障青年凭借AI辅助写作工具,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
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小男孩身上。
他在新疆沙漠边缘的帐篷里,捧着一台老旧平板,认真敲下一行代码。
字幕缓缓浮现:
>“未来,正在被重新定义。”
王曜走上台,手里拿着的不再是演讲稿,而是一枚小小的U盘。
“这里面,存着过去一年所有用户的感谢留言。”他说,“它们不属于我,也不属于天火,而属于每一个相信‘技术应该服务于人’的理想主义者。”
他将U盘插入主机,全场灯光渐暗。
音响中传出第一个声音,稚嫩却坚定:
>“我想做个App,帮爸爸找到不堵车的路。”
紧接着,第二个声音响起:
>“我要让妈妈听得见我说‘我爱你’。”
第三个:
>“我要造一颗星星,挂在我们寨子的夜空。”
声音越来越多,汇成一片星河般的合唱。
王曜站在光影中央,久久未语。
他知道,这场战役远未结束。
资本仍在施压,对手虎视眈眈,技术瓶颈层出不穷。
但他也知道,火种已燃,风越大,火越旺。
散场时,林浅走到他身边,轻声问:“下一步呢?”
他望向窗外,万家灯火如星海铺展。
“继续往前走。”他说,“只要还有人需要光,我们就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