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乾六是在数日后,接到了线报,乾陆的叛逆“里应外合”,破了天都元帅镇守的降凡阵,并且一路追击,不拘天都元帅欲去镇守哪一座降凡阵,都会死死拖住这位元帅,并且在他布下天罗地网大阵之前,把降凡阵毁去。
。。。
山道蜿蜒,石阶上落满了昨夜风雨打下的桃瓣。新来的访客踩着湿漉漉的红白碎影拾级而上,脚步轻得像是怕惊扰井底沉睡的记忆。第一位是个拄拐的老妇人,银发用一根蓝布条随意束起,肩上搭着件褪色的军大衣。她走到画院门口,并未进门,只是将手中一叠泛黄信纸轻轻放在门槛前的木托盘里??那是她写给亡夫的三十七封“未寄出的家书”,每一封都以“亲爱的”开头,却从未署名。
陈三七从窗内望见,默默取出炭笔,在黑板角落添上一行字:“有些话,不是为了送达,而是为了让心不再流浪。”
第二位来的是个穿校服的少年,脸上有烧伤留下的淡痕。他站在井边整整一个上午,最终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旧课本,翻到夹着干枯花瓣的一页,低声说:“同桌,我今天考了全班第一。”声音很轻,却让井水微微荡开涟漪。第九块玉髓悄然亮起,一道微光顺着金线垂下,缠住那片枯花,缓缓沉入深处。当晚,少年梦见自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阳光斜照进来,那个曾被他嫉妒、伤害过的男孩转过头,笑着递来一块糖。
第三位是个推轮椅的男人,轮椅上坐着一位双眼蒙着纱布的老者。男人是孙子,老者是他祖父,抗战老兵,一生沉默如铁。他们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完成老人临终前最后一个心愿:向当年因他误判命令而死的战友家属道歉。可那人早已不在人世,连坟墓都无处可寻。
“那就对着风说吧。”陈三七递去一张宣纸。
男人替祖父执笔,墨迹颤抖:
>“王伯的儿子:
>我爷爷活到九十八岁,可他心里那个十八岁的自己,一直跪在雪地里。
>他说对不起,不是因为怕担责,是因为……他记得你父亲倒下时,手里还攥着半块红薯,想留给饿着肚子的新兵。”
写罢,纸页被投入井中。刹那间,井口涌出一阵温风,卷着桃花瓣在空中旋成一圈,仿佛有人接过那封信,轻轻点头。
夜里,小女孩又做了梦。她梦见一片无边的雪原,无数穿着旧式军装的身影并肩而立,彼此搀扶着走向远方。其中一人回眸一笑,竟是画中那位跪在废墟里的士兵。她醒来时,枕头湿了一片,却不知是自己的泪,还是井水的雾气悄悄爬上了床沿。
日子如溪流般淌过,俗仙画院的墙已密密麻麻布满故事。有人画下童年被霸凌的阴影,旁边写着“我现在不怕了”;有人贴上父母离婚那天撕碎的照片,重新拼合成笑脸;还有位母亲,在墙上留下婴儿襁褓的拓印,下面一行小字:“宝贝,妈妈没能抱住你,但我会替你爱这个世界。”
可就在这平静之下,暗流正悄然改道。
某日清晨,共感疗愈师发现井水颜色变了??不再是清澈见底的碧蓝,而是浮着一层淡淡的灰翳,像被某种情绪浸染。她立即唤醒陈三七。两人蹲在井边,凝视水面良久。
“不是污染。”陈三七低声道,“是太多‘悔’堆得太深,快溢出来了。”
果然,当天午后,一名年轻女子踉跄闯入画院,双目通红,浑身散发着焦躁的气息。她说她是一名网络主播,三年前参与了一场对陌生女孩的网暴,只因对方上传了一段跳舞视频,被嘲为“乡野村姑”。她当时跟风辱骂,甚至伪造截图煽动攻击。后来那女孩跳楼自杀,她才知其患有抑郁症,而自己的一条评论“你怎么不去死”,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一直假装忘了这事。”她哽咽着,“可最近,每当我直播,弹幕里就会浮现她的脸……不是幻觉,是共感!我能感觉到她坠楼那一刻的绝望,像冰水灌进骨头!”
她说完,突然扑向井边,想要跳进去赎罪。
陈三七一把拉住她手腕:“你要赎的,不是命,是心。”
他递给她一支铅笔和一张素描纸:“画她。不是你记忆中的丑化形象,而是她本来的样子??那个想跳舞的女孩。”
女子颤抖着手开始画。起初线条扭曲狰狞,如同昔日键盘上的恶意喷涌;可渐渐地,笔尖缓了下来。她画出了女孩扎着马尾辫的笑容,画出了她踮脚旋转时飞扬的裙角,画出了她眼中对舞台最纯粹的渴望。
当最后一笔落下,井水忽然翻腾,一朵洁白的纸莲自深处升起,花瓣展开,竟与画中舞姿完全一致。女子跪倒在地,痛哭失声:“我对不起的,不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
那一夜,全球数百名曾参与网暴的人同时惊醒,耳边响起同一段旋律??是那女孩生前最爱的舞曲。社交媒体瞬间炸裂,“#我曾是施暴者”话题冲上热搜榜首。数十万人公开忏悔,有人关闭账号永久退圈,有人成立反网络暴力基金会,更有人自发组织“沉默月”活动,整月不发言,只为体会被语言围猎者的窒息。
然而,风波未平,新的危机已在酝酿。
一周后,联合国紧急联络青崖山,称多国监测到“仁子场域”出现异常波动,部分地区新生儿表现出极端共感能力??不仅能感知他人情绪,还能“承接”生理痛苦。一名印度女婴出生时便持续抽搐,医生查无病因,直到母亲抱着她路过一座火灾遗址,孩子突然停止哭泣,眼神清明,喃喃说出一句当地方言:“疼……火烧到头发了……”
专家警告:若此趋势蔓延,人类或将进化出一种“代偿性受难机制”,即个体自愿承担群体创伤,形同精神献祭。
林昭连夜发来分析报告:“这不是退化,而是跃迁。我们正在见证‘集体心魂’的雏形??就像细胞组成器官,情绪正在编织一张超越个体的生命之网。”
陈三七看完,沉默许久,提笔写下一封信,托小女孩送往山下邮局。信封没有地址,只写着“致未来的孩子”。
信中只有两句话:
>“如果你生来就能听见千万人的哭声,请记住:你不必全都背负。
>真正的共感,是懂得何时倾听,何时放手。”
三天后,奇迹发生了。
井底第九块玉髓再度震动,这次并未发出金线,而是缓缓裂开一道细缝,从中飘出九十九粒微光闪烁的尘埃,如萤火般升空,随风散向四方。科学家监测到,这些微粒精准落入全球九十九个战争、饥荒、灾难遗址的土壤中,瞬间激活地下休眠的仁子种子,催生出第一批“共感林”??树木破土而出的速度惊人,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巨木,叶片呈桃心状,夜间会发出柔和荧光,当地人称其为“言树”。
更为奇特的是,每当有人在树下说出真心话,树叶便会轻轻摇曳,释放出带有安抚频率的香气,能缓解PTSD症状。许多战区儿童首次在树荫下安然入睡。
与此同时,宇宙深处那颗新生行星的大气层彻底转变,氧气含量接近地球,云层中开始降下带着微甜味道的雨。探测器传回画面:桃心叶植物已形成广袤森林,根系交织成网,地面浮现出巨大符文,赫然是汉字“恕”。
Gaia-7观测站陷入沸腾。林昭带领团队破译出更多信息:该星球磁场与地球仁子场产生共振,每隔二十四小时,便会向太阳系发射一段编码信号。解码后,竟是人类历史上所有未完成的告别、道歉与告白的集合体,按时间轴排列,宛如一部跨越时空的“心灵史诗”。
“它在学习我们。”林昭喃喃道,“不是模仿,是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