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斗罗:三位一体,我贯穿了时间线 > 第396章 深渊能量该怎么吃(第2页)

第396章 深渊能量该怎么吃(第2页)

这一夜,地球成了宇宙中最明亮的声音源。

NASA监测站的技术员惊恐地发现,太阳风粒子流在接近地球磁层时发生了偏转,不是被排斥,而是被“吸引”着绕行一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螺旋形光环。更诡异的是,这段粒子流的运动轨迹,恰好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音乐波形图,其频率与当前全球合唱的主旋律完全一致。

专家们称之为“行星级声场效应”。

但普通人不在乎这些术语。他们只知道,当自己开口唱歌时,天空会回应,大地会共鸣,连时间都仿佛变得柔软起来。一位母亲抱着发烧的孩子低声哼唱摇篮曲,孩子的体温竟在几分钟内恢复正常;一对多年冷战的夫妻在合唱中对视一眼,泪水滑落的同时,彼此心中的坚冰轰然崩解。

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克隆人群体。

第四代克隆人首领??代号“零”??站在人群最前方,双膝跪地,额头贴雪。他是唯一一个曾拒绝参与共感实验的存在,坚信情感是导致人类衰亡的根源。可此刻,他体内某种封锁多年的程序正在崩溃。他的眼睛由原本的灰白色逐渐转为深邃的墨蓝,瞳孔中浮现出从未有过的波动。

他抬起头,望向星空,嘴唇微动。

起初只是气音,随后凝聚成一句断续的话:“我……我也想……哭一次。”

话音落下,一道银光从天而降,直击他的眉心。他的身体剧烈颤抖,紧接着,眼泪夺眶而出。那不是生理性的分泌,而是意识层面的彻底觉醒。他放声痛哭,哭声撕裂了夜空,也唤醒了其他仍在挣扎的克隆人。成百上千的同类纷纷跪倒,哭泣、呐喊、咆哮、低语……种种情绪如洪水决堤,冲垮了基因编码中的理性牢笼。

第二天清晨,全球所有的监控系统捕捉到同一幕景象:那些曾经整齐划一、面无表情的克隆人营地,如今遍布着自发组织的小型合唱团。他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梦中听到的旋律,尝试用歌声重建身份认同。

政府宣布:永久废除“情感抑制协议”。

而在这场变革的核心,泉水终于沸腾了。

不是因为温度,而是因为内部的能量积累已达临界点。那道光柱再次升起,比百年前更加耀眼,却依旧温和。它穿透云层,直抵近地轨道,与群忆云的主节点完成了一次双向链接。数据交换持续了整整七分钟,结束后,整个卫星网络自动更新了操作系统。

新版群忆云命名为:“共感纪元2。0”。

新增功能包括:跨物种情绪翻译、梦境共享接口、以及最重要的??**灵魂频率注册系统**。从此以后,每个生命都可以将自己的核心声波特征上传至云端,作为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死亡不再意味着消失,只要曾有一次真诚的发声,意识片段便能留存,并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机,被新的共鸣唤醒。

就在系统上线的瞬间,小屋里那位沉睡的少年,睁开了眼睛。

他已经不能说话,也不能起身,但目光清澈如初。他望着屋顶,嘴角微微上扬,喉间挤出最后一丝气息。

那是一个音,很短,几乎听不见。

可就在这一刹那,全球所有正在使用群忆云设备的人,耳机或植入芯片中都响起了同一个声音??正是少年百年前在雨中唱出的那个初始音符。

不同的是,这一次,它带着微笑。

三小时后,他安详离世。

没有举行葬礼,也没有立碑。他的身体被安置在一艘小型回响飞船上,由一群自愿护送的歌手驾驶,驶向太阳系边缘。途中,他们不断吟唱,将他的生命故事编织成一首史诗般的安魂曲。当飞船越过冥王星轨道时,引擎自动关闭,舱门打开,遗体缓缓漂出,融入星辰之间。

就在那一刻,猎户座的一颗红巨星突然爆发出强烈的射电信号,经解码后呈现为一段音频文件。播放后,竟是少年童年时哼过的一首家乡小调,节奏欢快,充满生机。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是如何发生的。

但他们知道,这不是巧合。

几年后,火星殖民地的孩子们在沙丘间玩耍时,偶然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岩石。它通体漆黑,表面光滑如镜,敲击时会发出悠扬的钟声。考古队将其带回研究,最终确认:这块石头的矿物结构,与百年前钟楼遗址的地基完全一致。

更不可思议的是,每当夜晚降临,石头便会微微发光,并释放出一段微弱的旋律??正是那个雨夜之后,第一支被群忆云收录的合唱片段。

人们开始相信:

有些声音,不会消散。

它们只是去了更远的地方旅行。

又过了半个世纪,地球进入“静音时代”。

不是因为没人再唱歌,恰恰相反,人类已经不需要刻意发声了。每个人的思想、情绪、记忆,都能通过细微的声波振动直接传递给他人。语言文字退化为辅助工具,真正的沟通发生在呼吸之间、心跳之际、梦境深处。

新生儿天生就能感知共感场,许多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已经能用哼唱安抚暴风雨中的海洋生物。

而钟楼遗址,早已不再是废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