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脱下外套,将新衣服套在了身上。布衫的针脚细密,领口缝得格外规整,袖口还绣着小小的稻穗图案。苏盈盈摸了摸布料,是去年供销社紧俏的灯芯绒,想来要花掉关文秀攒下来的不少布票和钱。
“关老师,谢谢您!”苏盈盈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关文秀帮她整理着衣领,又扯了扯衣角查看是否合身:“这料子是知谦托人在市里供销社抢的,他说你穿这靛蓝色最衬气色。”她眼角的笑纹里盛着暖意,“他这孩子啊,就是嘴笨。”
这两个孩子的互动她看在眼里,也乐见其成,很是愿意在其中帮上一把。
苏盈盈低头摩挲着袖口的稻穗绣纹,脸上发烫,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轻轻地说:“那我得去谢谢他。”
两日后的清晨,贺知谦骑着辆二八大杠等在了知青点的门口,自行车是大队里的,他今天的任务,是送苏盈盈去市里开农业交流会。
苏盈盈穿着那件新蓝布衫,直挺挺地往贺知谦面前一站,向他展示着衣服最美的一面:“贺同志,谢谢你给我做的新衣服。”
贺知谦看到她衣襟上的稻穗绣纹,两条麻花辫子搭在肩上,显得格外漂亮,涨红了脸,半天只憋出了句:“不用谢,是关老师手艺好。”
说罢,几乎是逃避一样的跨上自行车,“上来吧,我带你去市农研所。”
苏盈盈坐上后座时,指尖不经意碰到他腰侧的衣角,贺知谦的脊背倏地绷紧了,春天特有的草木香气在两人之间悄然弥漫。
市农科所的红砖楼在绿树掩映中格外显眼。苏盈盈拿着邀请函和资料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穿着中山装的专家,忽然有些紧张。
“苏同志,可算等到你了!”林向松笑得一脸灿烂,“所长特意交代我来接你。”他接过资料时眼睛一亮,“这是你们大队冬耕时候的具体数据?”
抽出冬耕记录册翻了两页,眉头扬得老高,“好家伙,连地温变化都记这么细?”
技术交流会在会议室举行,长条桌上摆满了各公社带来的样品,棉花样本雪白蓬松、土豆样本圆滚饱满,苏盈盈的水稻样本放在青瓷盘里,谷粒饱满得泛着莹润的光泽,引得几位老专家频频侧目。
参会的人比想象中多,来自各个公社的农技员们聚在院子里,互相交流着带来的种子样本。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农指着桌面拳头大的红薯:“我们队的蜜薯,能当糖吃!”
交流会开始后,苏盈盈拿着她的水稻走上讲台时,陈述起试验田的产量以及第五大队的冬耕数据室,台下顿时想起了一片惊叹声。
“旱年还能亩产500?”
“萝卜白菜的亩产都稳定突破了4000斤?”
“玉米还能和大豆种在一起?”
坐在前排的王所长推了推眼镜:“这位苏同志,你能给大家仔细讲讲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吗?”
苏盈盈把地里的每个步骤都仔仔细细地进行了分解,还重点说了她沤的肥,这是她针对这次会议挑出来的重点,能复制普及的。
“沤肥的材料都是山头地里随处可见的,去年经过冬耕,发现对地力有很大的提高,我还把样本给了林同志,他检测出施肥后的土地但另加等微量元素含量均有提高,土壤结构也有所改善,土地PH值也在正常范围内。”
林向松适时的把检测报告递给了王所长,王所长扫了一眼报告,点点头,示意苏盈盈继续。
苏盈盈的声音又在会议室里响起,会议室里只有苏盈盈清亮而坚定的说话声以及沙沙的笔记声。
当苏盈盈汇报完毕后,王所长带头鼓起掌来,台下便瞬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交流会的最后,苏盈盈被评为“市级农业技术能手”。捧着烫金的奖状站在领奖台上,她忽然想起赵大队长的话,忍不住在发言时说:“这荣誉属于原阳公社第五生产大队的每一位成员,是他们用锄头和汗水种出了好收成!”
会议结束后,王所长特意把苏盈盈叫到办公室:“你的套种技术很有推广价值,所里想派个技术员去你们大队蹲点,你看行不?等你们这一批的玉米收获了,有了样板,套种也能在全市进行推广了!”
而后递给苏盈盈一本《作物栽培学》:“这本书送给你,拿去好好琢磨,里面有很多先进的栽培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苏盈盈接过书,看到扉页上写着“赠苏盈盈同志,愿为农业添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