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木系大佬在七零搞农业 > 第 46 章(第1页)

第 46 章(第1页)

出了农研所的大门,苏盈盈就看见贺知谦抚着自行车等在了马路旁,见她出来,赶紧迎上去:“怎么样?”

苏盈盈扬起下巴,像只骄傲的小孔雀,把荣誉证书在他眼前晃了晃:“看!”红色封皮在阳光里泛着光,里面的奖状也熠熠生辉。

“市级农业技术能手!”贺知谦一字一句念出证书内容,眼里的光比证书上的金字还亮,“我就知道,你是最厉害的!走,我们去好好庆祝一番!”他说着就把自行车往她跟前推,车后座还垫了块棉垫。

由不得苏盈盈拒绝,贺知谦带着她来到了国营大饭店。

褐色的木质柜台后,穿着白褂子的服务员正用算盘噼里啪啦地算账。他径直走到靠窗的桌子旁,声音响亮地报菜名:“来一盘红烧肉,一盘红烧鱼,再要个炒青菜和西红柿炒鸡蛋。”

“这怎么吃得完!”苏盈盈赶紧拉住他的胳膊,“两个人四个菜太浪费了。”

“吃得完,我饭量大!”贺知谦拍拍胸脯,脸上透着不容置疑的认真,说罢赶紧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皱巴巴的钱和票,赶在苏盈盈之前把钱付了。

可真等菜上桌了,贺知谦却一个劲地把肉往苏盈盈碗里夹。

红烧肉颤巍巍的,油光裹着酱色,他专挑带皮的大块往她碗里放;红烧鱼则细心地剔掉刺,只把蒜瓣似的鱼肉夹给她。

两盘子肉,大半都进了苏盈盈的肚子,他自己却扒着白米饭,偶尔夹口青菜。

“不要了不要了!”苏盈盈把碗扒拉干净,赶紧放下筷子,肚皮圆滚滚的,“我吃饱了,真吃不下了!”

贺知谦这才作罢,三下五除二地吃完桌上剩下的菜,然后载着苏盈盈回了大队。

回去途中,或许是吃得太饱的缘故,苏盈盈有些犯困,迷蒙中,手不自觉地攥住了贺知谦的衣角,头也轻轻地靠在了贺知谦的。背上隔着薄薄的衬衫,她能感受到他温热的体温和稳健的心跳,让人莫名安心。

贺知谦骑车的动作忽然放轻了,连呼吸都屏住了些,只是腰背挺得更直了,仿佛要为她撑起一片安稳的天地。

第五生产大队的苏知青获得了“市级农业技术能手”的消息,没两天就传遍了整个公社。周三那天,其他大队的农技员们组团来取经,苏盈盈带着他们在试验田里转了整整一下午。

“小苏同志,你们的水稻田里怎么还养着鱼?”有个农技员指着田埂边的水渠,水里的鱼苗正摆着尾巴游动。

“这叫稻鱼共生。”苏盈盈蹲下身拨开稻穗,“鱼粪能当肥料,鱼还能吃害虫,一举两得。”她抓起一把泥,“你看这土,比普通田里的黑亮不少吧?”

送走取经的农技员们,赵大队长给苏盈盈带来了市农科所的消息:“驻村的是林向松同志,下周就到。”他说着,“得收拾间空屋出来,种子室旁边那间柴房怎么样?扫扫能住人。”

“那我下午和陈东一起去收拾。”贺知谦刚从地里回来,这稻鱼共生,现在他比苏盈盈还上心。

苏盈盈转身给他倒了碗凉白开,贺知谦灌下半碗水,喉结滚动的弧度落在苏盈盈眼里,她忽然想起那天在国营饭店,他把红烧肉都夹给她的模样,耳根不由发烫。

原来有些心意,真的会像种子一样,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

三日后的清晨,林向松背着帆布包出现在第五大队。刚放下行李就拽着苏盈盈往田里跑。

“稻鱼共生的密度怎么控制?水温对鱼苗成活率影响多大?”连珠炮似的问题让苏盈盈想起第一次见面时,他也是盯着试验田里的水稻问个不停。

贺知谦扛着铁锹跟在后面,默默在田埂边挖了道浅沟。“这样能调节水位。”他用脚把土踩实,“鱼苗长到三寸就得分流,不然争食。”

林向松推了推眼镜,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贺同志经验很丰富。”

驻村生活比想象中忙碌。

林向松每天天不亮就蹲在田里测数据,正午太阳最烈时,又拉着苏盈盈在种子室讨论套种方案。李晓红常笑他“把泥土当宝贝”。

“你看这组对比数据。”林向松推过绘图纸,上面的曲线像起伏的田埂,“玉米大豆套种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单作田高了近两成。”他忽然激动地站起来,差点碰翻桌上的搪瓷缸,“这说明你们的模式不仅能增产,还能养地!”

“而且你们这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我预想的高。”林向松想起田里那泛黑的土壤,“是用了你沤的有机肥的缘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