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木系大佬在七零搞农业 > 第 46 章(第2页)

第 46 章(第2页)

“嗯,去年秋收之后我们就用秸秆沤肥。”苏盈盈指着远处的沤肥池,“攒了三十多个大池子,开春全撒地里了。”

夏天的脚步悄然而至,田里的玉米长得比人还高,饱满的玉米棒把玉米杆子压得弯弯的。大豆的豆荚鼓鼓囊囊,轻轻一碰就“啪”地裂开,滚出圆滚滚的豆粒。

林向松在田里测产,嘴里不停念叨着数字:“玉米亩产估计能到六百五十斤,比单种的产量要高上约五十斤,还能多收一百斤大豆!”他看着玉米地,眼里闪着光,“我要写份详细的报告,明年就能在全市推广了!哦,还有你培育出来的新玉米种子,也给我一份带回所里研究研究。”

苏盈盈用异能弄出来的那份玉米种子,产量虽然和普通的没什么差别,但是生长周期短了大半个月,六月初的时候,玉米就早早地长成了。

收完了大豆和玉米,接下来就到了重头戏——水稻了,

早稻收割前三天,赵大队长特意召集全队人员开了场动员大会,黑板上用白粉笔写着“力争亩产超五百”,字缝里还画了个金灿灿的稻穗。

“小苏同志,这担子可得你挑起来。”赵大队长拍着她的肩膀,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公社书记说了,要是真能突破五百斤,就给咱们队记大功!”

苏盈盈攥着衣角点头,手心沁出细汗。

夜里她悄悄去了田里,指尖抚过饱满的稻穗,异能感受到的生命力让她踏实不少。

收割当天,天还没亮透,田里就热闹起来。男人们挥着镰刀割稻子,女人们弯腰捡拾掉落的谷穗,孩子们提着竹篮送来早饭,炊烟混着稻壳的气息在田埂上飘荡。

公社里特别派来的记者同志背着相机跑前跑后,要把这丰收的场景都拍下来。

“盈盈快看!”李晓红举着束稻穗冲过来,稻粒饱满得快要把稻壳撑破,“这穗子和你去年种出来的一样,都是颗颗饱满的!”

打谷桶一桶一桶装满,金黄的稻粒像瀑布般落进麻袋。

林向松蹲在秤旁记录,每满一袋就大喊一声数字,惊飞了树梢上的麻雀。“第一袋,八十七斤!”“第二袋,九十一斤!”随着数字越来越高,田埂上的欢呼声响成一片。

中午休息时,苏盈盈靠在稻草堆上打盹,忽然感觉有人给她盖上了草帽。她眯着眼偷看,见贺知谦正往她手里塞煮鸡蛋,蛋壳上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苏盈盈看着那丑丑的笑脸:“哪来的?”

“你的鸡窝里掏的。”贺知谦挠挠头,耳朵有点红,“看你早上没怎么吃,补补力气。”

“贺同志,你这是借我的花献我的佛啊!”苏盈盈开玩笑地说道,鸡蛋却稳稳握在掌心,上面仿佛还残留着贺知谦的体温。

傍晚过秤时,连最稳重的二队队长都红了眼。当赵大队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亩产539斤”时,人群里爆发出震耳的欢呼。

“超了!真超五百了!”林向松跑过来,激动地抱住了贺知谦,“我得赶紧把这个消息发回农研所,王所长肯定高兴坏了!”

庆功宴摆在晒谷场,家家户户都端来拿手菜。赵大队长端着酒碗,非要跟苏盈盈碰杯:“小苏同志,你是咱们队的福星!玉米、水稻产量提高了三四成,这个产量放在去年,我是想都不敢想啊!”

苏盈盈脸颊发烫:“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他把盛着米饭的碗往她面前推了推,“快吃,菜要凉了。”月光落在他睫毛上,像撒了层碎银。

夜里散席时,贺知谦和苏盈盈并肩回了知青点。他肩膀上扛着袋新碾的大米,是队里分的奖励。

“林同志说他明天就回去了。”苏盈盈数着路边的萤火虫,“他说要把报告拿回所里,而且要回去检测我新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若是质检合格,就能作为良种推广。”

“还有,第一批杂交水稻的种子也快要分下来了,我们大队分到了500斤,听说这个水稻亩产能达到500公斤,是公斤!如果这个种子真能推广开来,那大家伙就都能吃上白米饭了!”

“肯定能。”贺知谦看着苏盈盈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星星还亮,心里甜的都要溢出来,可想到前几天接到的家里的来电,幸福之感却又迅速冷却下来。

苏盈盈没注意到他的异样,像只小麻雀一样,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突然一个回头:“贺同志,”她看向他,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以后,我们一起种出更好的庄稼吧。”

贺知谦猛地一愣,想重重点头,却又强忍住了,停了一会,只干巴巴地转移话题:“你一定行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