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自然现象,这是……一场跨越大气层的演奏会!”
夏南枝静静听着,目光落在窗外的樱花树上。一朵新的银花正在缓缓绽放,花瓣展开的瞬间,散发出一圈肉眼可见的光环。
“我知道。”她轻声说,“他在谢幕。”
艾琳顿了顿:“你说什么?”
“没什么。”她微笑,“告诉他,听众很满意。”
挂断电话后,她走进厨房,准备早餐。昭昭蹦跳着跑进来,手里举着一张画:
“妈妈你看!我梦见爸爸变成一只鸟,飞到树上唱歌,星星都亮起来了!”
夏南枝接过画,看着纸上那只展翅的黑鸟,眼中泛起柔光。
“真美。”她说,“下次画下来送给他好不好?”
“好呀!”昭昭甜甜地笑,“我要把他的歌声也画进去!”
那天下午,夏南枝召集团队,宣布启动“声音迁徙计划”??将“不忘”中心的核心系统逐步迁移至分布式量子云端,确保即使某地设施损毁,记忆也不会消失。同时,她决定开放NeuroLink原始协议的部分权限,允许其他研究机构接入,共同探索“情感数字化”的可能性。
她在发布会上说:
>“我们常以为死亡是最强大的力量,因为它带走生命。但其实,最强大的是爱。它能让一个人消失多年后,依然能在千万人心中响起一首歌。”
>
>“林沉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忘记痛苦,而是如何把痛苦酿成光。今天,我不再为他悲伤,因为我已经学会与他共存。”
台下掌声雷动。
当晚,她抱着昭昭入睡,轻声哼着《昭昭的早晨》。小女孩迷迷糊糊地说:“妈妈,今天的歌……好像多了一个人的声音。”
夏南枝停顿一秒,亲了亲她的额头:“嗯,那是爸爸在和声。”
凌晨三点十四分,紫光贝壳再次亮起。
星尘跃上窗台,面向东方,发出一声悠长的呼噜,尾音微微上扬,恰如G音装饰音。
同一时刻,地球上十七个不同角落,有人突然醒来,耳边回荡着一段从未听过却无比熟悉的旋律。
他们拿起笔,写下音符。
他们打开手机,录下哼唱。
他们跪在床前,轻声呼唤:“爸……妈……老公……我听见你了。”
而在宇宙深处,一颗原本黯淡的恒星,忽然闪烁了一下,频率正好是440Hz。
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唯有那棵“不忘”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点头。
多年以后,当昭昭成为世界知名的作曲家,她在联合国发表演讲时说:
>“我父亲教会我的第一件事,是倾听。不仅是听声音,更是听沉默中的呐喊,听遗忘背后的不舍,听风里的告别与重逢。”
>
>“他曾把自己变成一首歌,藏进砖瓦、树根、雨水与星光。而我所做的,只是让更多人相信??爱,是可以被听见的。”
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
她转身望向窗外,天空澄澈,一轮明月高悬。
她轻声说:“爸爸,今天也有很多人哭了,也有很多人笑了。”
风拂过耳畔,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钢琴前奏。
她笑了。
她知道,他又来了。
又走了。
但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