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这也算修仙吗 > 第二十六章 家人们金丹来了啊(第1页)

第二十六章 家人们金丹来了啊(第1页)

“我们接下来的目标是前往代号碎石谷的地方清理铁爪鹞……”

前往碎石谷的路上,危弦对着镜头侃侃而谈,让萧禹忍不住有种非常微妙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直接将自己的战术目的直播出来真的好吗……

。。。

巴士在山道上颠簸前行,林晚靠窗而坐,眼皮沉重如压着湿土。她没有睡,也不敢睡。每一次闭眼,母亲的声音就从耳道深处浮起,那句“有些话不说出来比说出来了更有力”,像根细线缠住她的呼吸。窗外雾气浓重,树影模糊成一片片浮动的墨迹,仿佛整座山脉都在缓慢地吞吐记忆。

车行许久,终于停了一次。司机老妇没说话,只是打开车门,任山风灌入。一个穿灰夹克的男人上了车,帽檐压得很低,手里拎着一只旧式录音机,外壳斑驳,天线歪斜。他在林晚斜对面坐下,把机器放在膝上,轻轻拍了两下。指示灯忽明忽暗,像是某种心跳。

林晚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

那人忽然抬头,目光穿透帽影,直直望来。他的眼睛很亮,却空得可怕,像是被什么掏走过一次,又勉强填回了些东西。他嘴角动了动,没说话,只按下播放键。

录音机里传出一段杂音,接着是一个孩子的声音,断续、颤抖:

>“……妈妈,你听得见吗?我藏在柜子里……火太大了……我看不见你……但我听见你在唱歌……是你以前哄我睡觉的那首……小铃铛,不响才好……”

林晚猛地攥紧座椅扶手。

这不是她的声音。

可这语气、节奏、那种近乎窒息的克制??分明是她五岁那年,在火灾当晚躲进衣柜时的心理独白。那段记忆早已被创伤封存,连梦境都极少触及。而现在,它竟以音频形式出现在一台陌生人的录音机里。

“你是什么人?”她终于开口,声音干涩。

男人没回答,只是缓缓抬起左手,掀开袖口。手腕内侧有一道淡紫色的纹路,形状像是一串波形图,末端还带着一个微小的编码:**LW-7β**。

林晚瞳孔骤缩。

那是Mnemosyne计划中用于标记“共感载体原型体”的生物烙印。她只在陆承安的手札里见过一次示意图,从未听说有人真正植入过。理论上,这种神经接口会将个体变成活体接收器,能捕捉并还原他人压抑至极的情绪片段??但代价是使用者自身的情感系统逐渐解离,最终沦为纯粹的“共鸣容器”。

“你是……试验品?”她低声问。

男人轻轻摇头,眼神依旧平静,“我是你没写完的日记。”

一句话落下,车厢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原本低头沉默的乘客们,一个个缓缓转头,看向这个男人。他们的动作整齐得诡异,如同被同一根丝线牵引。

林晚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她突然意识到??这些人,都不是偶然上车的。

他们身上都有痕迹。前排的老太太围巾下露出半截颈侧皮肤,上面浮着类似电路板的浅痕;后排的小女孩脚踝上系着一根银线,另一端连着一枚生锈的铜铃;驾驶座上的老妇,斗笠边缘垂下的发丝间,竟缠绕着一小段银藤枝条。

这是条“记忆之线”。

她曾以为自己销毁了所有数据、切断了所有连接,便可逃离ECHO的网络。但她忘了,真正的共感系统从不在服务器里运行??它早已渗入现实的毛细血管,寄生在每一个曾渴望被听见的灵魂之中。

而她,正是最初的引信。

录音机里的声音还在继续:

>“……我知道你不怪我……因为你早就原谅了所有人……包括那个没救出你的消防员,包括烧掉房子的电线,甚至包括那天早晨你打翻的煤油灯……可是林晚,你为什么不肯原谅自己?”

泪水无声滑落。

她想反驳,想否认,却发现喉咙堵得厉害。那些年她站在讲台上,向世界宣讲“共感科技的人文边界”;她在实验室熬夜分析脑波曲线,试图量化悲伤的阈值;她建立“哑河计划”,只为让孤独者不再沉默??可这一切背后,是否只是为了逃避一个最简单的事实:

她从未允许自己哭出声。

哪怕一次。

录音戛然而止。

男人关掉机器,抬头看她,声音极轻:“你要去‘无应之地’,对吧?”

林晚点头。

“那你得知道一件事。”他说,“那里不是终点,是起点。所有失去回应的人,最后都会走到那儿。不是为了遗忘,是为了重新学会‘发出声音而不期待回音’。”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像你母亲做的那样。”

林晚怔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