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 6070(第18页)

6070(第18页)

于是,她拦住苏迈,问道:“大哥出城那日,托谁给师父送的饭菜?”

苏迈讷讷道:“是范家的人,可是有何不妥?”

范家是苏迈的未婚妻家,又与苏家是至交,绝对可靠。

圆娘道:“大哥与其向上打探,不如问问范家的人到底给师父送了什么?让他这样误会。”

苏迈敛神,忙亲自去范家走了一趟,回来的时候懊恼极了。

圆娘追问道:“如何?”

苏迈羞愧道:“是我的疏忽,那日断了银钱着急出城去筹措,倒忘了嘱咐范家大郎千万别送鱼,爹爹入狱之前与我商议好,若朝廷真要将爹爹处以极刑,我就送条鱼给爹爹,平日只送肉菜便可,爹爹那日看到鱼后,肯定吓坏了!”

宛娘忙问道:“啊?这可怎么办?”

辰哥儿出主意道:“问题不大,给牢头割二斤猪头肉,打壶酒送过去,托他悄悄传个话给爹爹,也好安爹爹的心。”

苏迈皱眉道:“怕是不妥,牢中不可私递消息。”

辰哥儿又道:“不妨事的,只告诉他,若爹爹问起案子,就说还没判下来呢。聪明的牢头都知道怎么做。”

明着私递消息不可,那就暗着来。

狱卒收了苏家的酒肉,受宠若惊,他想着自己不能无功受禄,于是夜里的时候,打了一盆热洗脚水给苏轼端去。

苏轼见狱卒虽然平时对他也很恭敬,但从未有过如此殷勤的时候,难不成……难不成是因为他时日无多了,狱卒瞧着他可怜,所以这才……

苏轼的心瞬间凉了半截,深觉自己之前那番垂死挣扎犹为可笑,官家并没有被他的绝命诗打动,依旧认为他其罪当诛。

狱卒将洗脸盆放在苏轼脚下,撸起袖子,准备亲自为苏轼洗脚。

苏轼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狱卒顺势道:“小人为大人松快松快,这案子还没判下来呢,大人不知何时才能出去,地牢里湿气重,待久了伤身子。”

苏轼讶异:“案子还没判下来?”不是……不是已经判了他死刑了么。

狱卒道:“具体的小的也不知道,只是听官长们议论说大人的案子还没判呢,可能得等到太皇太后娘娘的千秋节之后了。”

苏轼闻言狠狠的松了一口气,他坐在一块木板搭成的床架子,自行拖鞋洗脚,热水一烫,他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太好了!还没判!还没判!太好了!

虚惊一场!

苏轼松了一口气,御史台的言官却开始提心吊胆了。

自从官家看了苏轼的绝命诗后,开始对苏轼的案子没了耐心,每每问起都要皱眉不悦御史台的拖沓。

这世上没有比冤枉你的人更清楚你有多无辜!苏轼到底有没有罪,御史台的人心知肚明,新党的人也心知肚明,这一口气整不死苏轼的话,后果他们不敢想象。

御史台的人不甘草草结案,开始狗急跳墙。

第70章

圆娘照例去蜀国长公主府陪长公主说话。

这些日子长公主的身子在她的调理下,已经大有改观,先前那股骇人的死气早已褪去,面色重新红润起来。

昨日长公主还在为圆娘选太皇太后千秋节上要穿的衣裙呢。

今日圆娘再去拜访,却见长公主一脸凝重的看着她说道:“圆娘,我们即刻进宫!”

圆娘大吃一惊,忙问道:“殿下,可是有变故?”

蜀国长公主叹了一口气,说道:“官家不满御史台的拖沓,已经催着他们了结你师父的案子了。”

圆娘闻言一凛,这绝对算不上一个好消息。

蜀国长公主见她不喜反忧,知她是个心思玲珑的,不由得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湖州和杭州百姓们自发为你师父设解厄道场打醮祈福,已被言官们借题发挥了。官家大怒,命御史台将苏轼之案从重判!”

圆娘倒吸一口气,脸色瞬间煞白。

蜀国长公主道:“别怕,现在我带你进宫去见太皇太后,咱们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圆娘瞬间敛神,重重的点了点,道:“殿下的大恩大德,圆娘没齿难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