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在回店里的路上接到了徐艳的电话。
看到这个来电,苏离没有立刻接听。
她想到之前莫行远出事,她给徐艳打电话,结果徐艳没有接听。
虽然后来黄智也跟她解释和梳理过当时的情况,但徐艳对她的电话避之不接,还是让她有些介意的。
第一个电话挂了之后,过了一会儿,又来了。
苏离接听了。
“喂,艳姐。”苏离带着假笑。
“阿离,你在忙吗?”
“还好。”
“有没有时间,见个面?”
苏离不知道她想干什么,拒绝的话在嘴里转了一圈,。。。。。。
夜色如墨,城市在寒风中微微颤抖。苏离的车缓缓停在“倾听之屋”总部楼下,楼顶那盏橘黄色的小灯依旧亮着,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脏。她推门而入时,值班志愿者林晚正低头记录来电内容,听见脚步声抬头,眼底泛起一丝光:“苏律师,您来了。”
“接到了几个?”苏离脱下大衣挂在门边,声音轻却沉稳。
“三个新案。”林晚递上登记表,“都是女性,一个被丈夫以‘情绪不稳定’为由申请社区干预,今天下午已经被带到心理服务中心做‘评估’;第二个说家里装了五个摄像头,公婆轮流监控她的一举一动,连吃饭速度慢一点都会被训斥‘心理有问题’;第三个……她说她想离婚,但法院调解员劝她先去做一次‘心理健康筛查’。”
苏离接过登记表,指尖划过那些名字和地址,每一个字都像一根刺扎进心里。她没说话,只是轻轻点头,转身走进档案室。墙上贴满了地图,红线与蓝线交错延伸,标记着全国各地仍在运作的类似“心桥”的机构。其中七处已被标注为红色??调查组已取证完毕,等待媒体曝光与法律行动。
但她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凌晨两点,办公室只剩下她一人。窗外雪花无声飘落,映得玻璃泛起幽蓝光泽。她打开铁盒中最薄的那份文件??《清源计划操作手册》附录三:**“家庭秩序维护者培训纲要”**。纸张泛黄,油墨模糊,可字句依旧冰冷清晰:
>“目标人群特征:婚姻关系紧张、表现出独立倾向、频繁接触外界信息、质疑传统角色分工……
>干预原则:不强制,不拘禁,不诊断。通过第三方(亲属、邻里、社区)施加压力,引导其‘自愿’接受心理疏导。
>关键话术示例:‘我们是为你好’‘你太累了需要休息’‘孩子不能没有妈妈的精神稳定’……”
苏离的手指停在最后一行:“**成功标志:当事人主动放弃诉讼、回归家庭、表达悔意。**”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李素芬枯瘦的手在空中写下的“清源”二字。那个曾执笔起草妇联改革建议的女人,一生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最终却被这套系统吞噬二十四年。而如今,同样的逻辑正披着“关怀”“治疗”“和谐”的外衣,悄然重生。
手机震动起来。是小星发来的消息:【妈,我黑进了国家卫健委最新上线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测试版。发现有个隐藏模块叫‘家庭风险预警联动机制’,自动抓取12338妇女热线、法院家事案件系统、甚至微博私信关键词,生成高危名单。】
苏离猛地睁开眼,心跳骤然加快。
【这个模块的技术接口和当年市教育局基建项目的数据库协议一致,】小星继续写道,【而且……它已经开始试运行,在三个试点城市悄悄运行三个月了。】
她立刻拨通伊莎贝尔电话。
“这不是巧合。”伊莎贝尔的声音透着冷意,“有人在重建‘清源’的骨架,只是这次用了大数据和AI包装。他们学会了规避法律红线??不强制住院,不留下书面诊断,但通过算法推送‘建议服务’,由家属‘自愿’选择送诊。本质上,还是精神控制的社会化执行。”
“我们必须抢在全面推广前曝光。”苏离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算法偏见、数据滥用、非自愿干预、权力合谋。
“问题在于,”陈慧琳随后加入语音会议,“这类系统往往打着‘预防社会风险’的旗号立项,资金来自公共财政,审批流程看似合规。如果我们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实际用途是打压异议者,舆论很难撼动它。”
“那就让它自己暴露。”苏离眼神一凛,“让一个人‘被高危’。”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你是说……设局?”伊莎贝尔皱眉。
“不是设局,是诱饵。”苏离声音平静,“我会以个人名义登录平台,填写一份心理咨询申请,内容设计成典型‘高危模板’:提及离婚意愿、批评婆媳关系、表达经济独立诉求。看系统是否会自动触发预警,并推荐特定机构。”
“你确定要亲自上?”陈慧琳语气担忧,“一旦你被列入监测名单,后续可能面临骚扰、跟踪,甚至医疗介入。”
“正因为是我,才有效。”苏离冷笑,“如果连全国听证会上发言的苏离都能被判定‘心理异常’,那这套系统的荒谬性就再也藏不住了。”
计划在四十八小时内启动。
苏离用未实名注册的账号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心理咨询请求,描述自己“因丈夫长期冷暴力产生焦虑情绪”,并提到“正在考虑结束婚姻关系”。她特意使用了几组高频敏感词:“压抑”“窒息”“不想再忍”“希望掌控人生”。
不到六小时,她的邮箱收到一封来自“城市心灵港湾”服务中心的回访邮件,语气亲切体贴:“感谢您的信任,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我们判断您正处于家庭关系危机边缘,存在较高自我伤害风险。建议尽快预约线下深度疏导,我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保密支持。”
更关键的是,后台数据显示,该邮件发送前两分钟,平台内部已生成编号为XQ-2024-0976的“家庭稳定性干预工单”,并同步推送给当地两家合作医疗机构及一名“社区心理协理员”。
小星成功截获这份流转记录,并还原出完整的自动化流程图:用户输入→AI语义分析→风险等级评分→跨部门数据匹配(婚姻登记、法院诉讼记录等)→生成干预建议→定向推送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