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被强取豪夺后我只想发癫 > 22给李湛下药(第1页)

22给李湛下药(第1页)

临近端午的头两天,市井百姓纷纷挂起了菖蒲艾草等物在家门口辟邪。

宫里头逢年过节都会发放份例,有布匹,蔬果肉类时鲜等物。虽说府里的主子要去宫中,庖厨仍旧忙碌得不行,要包粽子做五毒饼,用于送人。

余薇也兴致勃勃包了好些,她极其贪心,备了七八种馅料的粽子,有蜜枣、咸蛋黄、酱肉、白粽……五花八门。

庖厨把粽子蒸熟后,余薇亲自装了一篮子,并又备了些滋补山参和时鲜差人送到余宅,以表孝敬。

过节无法与家人团聚,余薇颇觉遗憾,但想到她很快就有机会改变现状,心情便好了许多。

到了端午那天,夫妻进宫参加宫宴,余薇一袭杏色,端方淑雅,李湛则着紫衣公服。

乘坐马车去往皇城的路上,余薇时不时嘴角噙笑,李湛握住她的手,说道:“三娘今日心情甚好。”

余薇应道:“妾想起往日端午的时候,全家包粽子编织五色绳,我们小辈的追逐打闹,一起去看赛龙舟的情形,心中无端生出感慨。”

“感慨什么?”

“我竟也不知不觉长大了。”

李湛笑了笑,看她的眼神无比柔和,余薇问:“那殿下呢,又是何情形?”

李湛想了想,回答道:“我十岁出宫开府,一直都是汪嬷嬷照料,与父母相处自然不能像寻常子弟那般放肆。先帝在世时,既是父亲也是君主,他有君威在,我不敢在他跟前撒野。”

“那与太后呢?”

“自要亲近些,可不管怎么说,她是宫里头的妃嫔,那时候宫中不比现在,有许多不便。”

他说这话的语气轻描淡写,不痛不痒的。却又怎知,那段成长岁月极其艰难,能存活下来已是不易。

余薇嘴里的合家欢乐,于他而言甚少体会。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后宫倾轧,才是皇室常态。余薇讨厌他身上的冷酷强势,皆因那是用王权鲜血铸就而成。

李湛不太喜欢提及过往,余薇也没多问,因为他们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理解不了她的市井愿望,就如同她理解不了他的权势碾压。

一个从小生活在父母疼爱的门户里,一个则活在权力角逐的斗争中,这样的两个人永远也理解不了对方,无异于鸡同鸭讲。

马车抵达宫门时,遇到其他宗亲进宫,双方相互寒暄了几句。今日参加宫宴的宗亲几乎都来了的,徐宛琴比他们来得早,给姜太后送编织的五色绳。

大雍端午有戴五色绳的习俗,她心灵手巧,编出来的五色绳纹样好看,很讨姜太后喜欢。

余薇他们过来时长公主李承月也在姜太后这边,她性情活泼,说话风趣,三言两语便引得姜太后喜笑颜开。

邹太妃拿帕子掩嘴,埋汰自家闺女道:“平阳没个正经。”

姜太后摆手,“我倒喜欢她的性子,就是太过张扬了些,时常出入南风馆厮混,不成体统。”

李承月撇嘴,撒娇道:“阿娘言重了,我一个寡妇,总不能日日关在府里伤春悲秋。”又道,“我生性好动,也没法吃斋念佛清心寡欲,若连一点乐子都没有,活着还有个什么劲儿?”

这话不讨邹太妃喜欢,皱眉道:“恬不知耻。”

姜太后抿嘴笑,指了指她,随即看向徐宛琴,说道:“二娘可莫要学她。”

徐宛琴一板一眼道:“二娘不敢。”

李承月没有吭声,只盯着徐宛琴看。她是公认的知礼守节,端方淑雅,之前不太理解李湛为何眼瞎,现在似乎有些明白了。一个人若太刻板端着,便无趣得紧,相较而言,余三娘则鲜活灵动许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