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音看得直乐,“你忘了你昨天不也被辣成这副德行?”
“……胡说!一点不辣!”
“啧,你就嘴硬吧。”
热闹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夕阳给天际渡上层金边,美食街区里,空气里的油烟味却似添了把火,更旺盛起来。
下班的打工人、放学的学生、携家带口的市民纷纷涌进,将原本宽敞的通道挤得人头汹涌。每个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龙,吆喝声、点单声、煎炸的滋啦声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
裴雪樵就是在这人潮的巅峰时刻赶到的。
他从栖云大厦忙完直接过来,身上的高定西装外套随意搭在臂弯,额头有着从冷气十足的会议室扎进这烟火蒸腾之地的细密汗珠。
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他脚步匆匆,目不斜视,径直往瑾玉摊位走去,有些担心瑾玉能否忙得过来。
然而,当他绕开几个举着巨大棉花糖遮挡视线的人,看清小摊前的景象时,脚步一顿。
预想中忙得脚不沾地的画面并没有出现。
挂着彩绸的简单小摊,竟然称得上冷清二字。不是没人,而是似乎被人按下了休止符。
最后几位食客正满足地啜饮着冰凉的汤汁,面前的餐盘干干净净,脸上带着辣意被抚平后的惬意,而瑾玉弯着腰,在招牌上慢慢写下“今日已打烊”。
摊位里,不锈钢桶盖子合着,其余的配料罐也封好了口,连着厨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摆在案板上。
一派从容收工的景象,与周围热火朝天的喧嚣格格不入。
裴雪樵走上前,带着点风尘仆仆的气息,目光扫过依旧在附近徘徊、脸上带着眼巴巴渴望的食客,又落回瑾玉身上,不解开口。
“晚上人流量最佳,怎么提前打烊了?”
“唔,你来啦。”瑾玉转过身来。
忙碌了一天,她额发半点未乱,那双眸子清亮,不见丝毫疲惫的浑浊。看到裴雪樵,她嘴角自然弯起,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生意是做不完的,要学会喘口气呀。”
她探身,从摊位下方取出两杯早已准备好的绿豆饮,一杯自己拿,一杯递给裴雪樵,“还凉着呢,压压热气。”
绿豆饮的杯壁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丝丝缕缕的凉气缠绕着杯身。裴雪樵的目光在绿豆饮上停留了一瞬,又抬眼看她。
凭借他对眼前这位看似温和实则极有主见的山神庙主人的了解,她大多时候从不拒绝想吃饭的食客。
接过沁凉的杯子,指尖传来的寒意驱散了小暑傍晚的燥热,也让他心头某个角落微微一动。
“是怕我来了就要帮忙吗?”
瑾玉被他点破心思,大方一笑,“对呀,昨日已辛苦你了,今日你又忙着公司事务,还要挂念我这里,实在叫我过意不去——友人可不能当苦工来用。”
裴雪樵默了一瞬,最终只是低低地“好”了一声,将那句“我愿意”咽了回去。
“那现在?”他问。
瑾玉利落将围裙解下叠好,随手拿起一个素雅的布包挎在肩上,眼睛望向美食节深处那片被各色霓虹灯牌点亮的、更加喧嚣的夜市区域,眸子里闪烁着一种孩童般新奇雀跃的光。
“来了两日也没空逛逛,”她歪了歪脑袋,对裴雪樵俏皮道:“或者说,市场调研怎么样?裴老师教过我的,要深入市场,了解竞争对手和客户需求。”
裴雪樵听着自己教过的词汇被她用出,心里软得不像话,“嗯,很专业。”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走吧,去调研。”
自混入夜市的滚滚红尘,瑾玉瞬间切换了模式,如一尾终于游入大海的鱼,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了旺盛的好奇心,左顾右盼,应接不暇。
“尝尝这个!”
她从一家排着长队的“旋风薯塔”摊位挤出来,举着一串比她脸还大的、螺旋状炸得金黄酥脆的土豆串,上面淋满了艳红色的番茄酱和奶白色的沙拉酱。
她眼睛亮晶晶的,自己先咬了一大口,酥脆的“咔嚓”声清晰可闻,脸颊立刻鼓起一个小包,满足地眯起了眼。
裴雪樵默默于脑海收容这个画面,顺带想接过那串看起来热量爆炸的薯塔。瑾玉却像护食的小动物,手腕一转,避开了。
“不行哦。”她嘴里塞着东西,声音含混不清,却异常坚定,伸出空着的那只手,食指在他面前晃了晃。
“这个杂质……哦,你们叫添加剂,太多了。油也不好,应该反复炸过。你的胃可受不住。”她咽下嘴里的食物,补充道,“看着解馋就行。”
裴雪樵哑然失笑,看着自己手里仅有的绿豆饮,再看看瑾玉手里那堆五花八门、一看就属于“垃圾食品”范畴的战利品,忍不住调侃。
“瑾玉女士教训得是。不过,”他带着想了解心上人的探究,询问道:“你这样讲究时令养生、追求食材本味的大厨,怎么对这些…嗯…工业流水线的产物,这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