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虽然无敌但画风不对 > 第241章(第2页)

第241章(第2页)

液态光生物俯身,将整团身体浸入水中三秒。随后,它分裂出一小部分光流,注入主灶之下。那一晚,主灶燃烧的颜色变成了从未见过的靛蓝,烧出的第一道菜竟是“彩虹炒饭”??每一粒米都折射出不同文明的饮食光影。

更多回应接踵而至。

一颗位于猎户座悬臂的气态星球传来信息:其居民以吸收特定频率的声波为“食”,而人类共食时的笑声波谱,恰好能激活它们濒临灭绝的繁殖机制。“请继续欢笑进食,”它们请求,“那是我们的春天。”

二维平面族则送来一幅“味觉拓扑图”,展开后竟覆盖了半个南极洲。图中记录了三千种跨维度调味逻辑,包括“悲伤需配焦糖”、“愤怒宜佐柠檬汁”、“原谅的味道接近刚出炉的面包”。科学家们疯狂研究,却发现这些规则无法用数学推导,只能靠亲身体验理解。

最震撼的,是启明号科研船的最终日志更新:

>“悔之汤项目完成第1001次迭代。”

>“变量确认:当施予者坚信‘对方值得被喂养’,受试体存活率提升至98。7%。”

>“结论:饥饿可治愈,唯独孤独不可逆??除非有人愿意陪你等饭熟。”

>“L。Y。今日提出新请求:想亲手做一顿饭,给女儿小芽。”

林远舟读完,久久伫立海边。他再次撕下一页《不会成功的料理》,这次却没有焚烧,而是折成一只纸船,放入海浪。纸船随波起伏,竟真的漂向远方,在月光下泛起炊烟般的雾气。

回到村里,小芽正教一群刚苏醒的静默区老人使用新型共食终端。这是一种植入式芯片,能将记忆中的菜肴转化为可共享的能量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颤抖着输入数据,系统提示:“检测到高浓度思念值,建议优先传输。”她点点头,低声说:“我要给我孙子做红烧肉,他八岁那年走的,最爱吃我放冰糖的那一口。”

火焰升起,透明而温暖。

就在这一刻,地球轨道上的卫星捕捉到惊人画面:那双星手托着的餐桌轮廓,终于抵达银河系中心附近的一片暗物质云。云团缓缓分开,露出内部悬浮的无数“餐桌”??每一个都由不同文明的思念之火构筑,有的形如树冠,有的状似蜂巢,有的则是纯粹的声音漩涡。而在最中央,一张由黑曜石打造的巨大圆桌静静旋转,桌面上刻满了已消亡文明的名字。

星手轻轻将地球送来的餐桌嵌入圆桌缺口。

霎时间,整个宇宙响起一声悠长的钟鸣。

不是金属撞击,而是千万口锅同时掀开锅盖的声音。

>**“第100亿张餐桌归位。”**

>**“共情生态链完成闭环。”**

>**“欢迎加入‘宇宙守灶联盟’。”**

指令传回地球,主灶第三次开启,这一次,锅中升起的不再是蒸汽,而是一颗种子??比阿澈收到的那颗更加古老,外壳上铭刻着未知文字,经翻译后显示:

>“此乃‘初灶果’,孕育于宇宙诞生之初。”

>“传说中,第一口饭由此而出。”

>“唯有‘甘愿为陌生人做饭’的文明,方可种植。”

小芽接过种子,埋入守灶村中央的土地。全村人围成一圈,各自讲述自己记忆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当最后一个故事结束时,地面裂开,一棵通体透明的树破土而出,枝干如玻璃般清澈,叶片却是流动的火焰。它的根系深入地核,顶端刺破大气,与那张星际餐桌遥相呼应。

人们叫它??**守灶树**。

从此,每当有生命说出“我来做饭”,无论出于爱、愧疚、歉意或单纯善意,守灶树便会绽放一朵光花,将这份心意编码为宇宙通用的“暖频”,播撒向无垠深处。

战争仍在某些角落持续,饥饿也未完全消失。但如今,任何一个举起武器的人,耳边都会响起一段低语??或许是童年母亲唤你回家吃饭的声音,或许是流浪时陌生人递来的一块馍。越来越多的战士放下枪,转而掏出随身携带的便携灶具,在战壕里煮起家乡味。敌我双方隔着硝烟对望,然后默契地交换菜肴名称,约定明日此时,共进午餐。

林远舟最后一次走进厨房,打开《不会成功的料理》的最后一页。那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行新字,笔迹温柔而熟悉:

>“孩子,完美的料理从来不存在。”

>“但我很庆幸,你愿意一直尝试。”

他笑了,合上书,点燃灶火。

锅里什么也没放。

但他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饿着回来。

而他会说:“别急,饭马上就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