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零开始成为面点大师 > 第二十五章 八珍糕三(第1页)

第二十五章 八珍糕三(第1页)

宋书梅收到消息挺暖心的,她立马回复,收到消息后江皖才彻底放心,开始着手制作糕点。

桂花糕本来她就打算做,而八珍糕江皖本来也打算顺便做一些送给奶奶,所以需要的食材也早就准备好了。

桂花糕蒸制时间较短,八珍糕需要时间长,为了保证两者出锅时间一致,计算好时间后,江皖就先把锅里的水烧热,放上笼屉预热。

首先制作八珍糕,为了保证八珍糕的药效,江皖决定每次制作都从药材的炒制开始,只是这一步骤用时稍长,不过美味的出炉本来就需要时间的滋养,这是不可或缺的转化过程。

依次把洗干净的白术、茯苓、莲子等健脾益气、除湿安神的药材打磨成粉,然后用提前熬制好的蜂蜜水揉成团,这次江皖用的是新买的松树模具,寓意长寿,而且这与八珍糕的颜色也更加契合。

八珍糕上锅后江皖就开始筛桂花糕粉,其中一份中间浅浅铺了一层糖粉,一份不放,完全依托桂花蜜的甜味和大米本身自带的香甜。

两种糕点都可以开始蒸制了,听着两锅糕点都在咕噜咕噜的水声中慢慢冒出白烟,江皖开始整理刚才使用的碗盆,收拾好后江皖看了看时间,已经九点半了,而跑腿到达的时间是九点四十,锅里的糕点大概还有十分钟出锅,现在需要把盛放的容器找出来。

新买的包装盒颜色大体为蓝色,上面还布满了可以随着光线变化的暗纹,不是很明显,但内敛中透着奢华,江皖对它很满意,虽然是夏天,但为了保证保温效果,江皖还特意准备了保温袋套在外面,

包了三层包装的糕点挺费时间,江皖接到跑腿电话时刚把桂花糕打包好,不好意思的让跑腿小哥再等两分钟,江皖开始加快速度,幸好八珍糕数量少,全部打包好装进保温袋,她就赶快跑下楼交给跑腿小哥。

任务总算完成,江皖松了一口气,把打包好的照片发给宋奶奶,并告诉她已经糕点就在路上,请保持电话畅通。

接下来她还要去把剩下的八珍糕送去给奶奶,用手按了按微微酸痛的脖子,江皖有点苦命的想,怎么感觉自己从开始摆摊到现在,基本没一天是闲着的。

不过掏出手机看了看余额,瞬间感觉这段时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现在刨去成本已经赚六千多块了,自己才摆摊不到两周,再干一周应该能存够租房的钱了,到时候有了固定店面,就不用每天奔波劳累了。

如果全部按照计划进行,那她也要抓紧时间去看店面了,不过江皖平时也不太了解,还是去找中介比较好,把事项写在备忘录里,江皖骑上车出发去奶奶家。

已经开始进入夏季了,十点多钟的阳光已经晒的她的眼睛有点睁不开,走在路上江皖有点后悔没戴帽子,只得拧动车把,加快速度往前走。

奶奶家附近绿树成荫,不像马路上没有遮挡,她一路半眯着的眼睛终于能睁开了,在院子里做手工的奶奶远远就看到她过来,提前把大门打开,江皖径直把车骑到院子里停下,献宝似的把筐里的袋子拿出来,递给奶奶,“奶奶,你赶紧尝尝,这是我新做的八珍糕,对养生很有好处的,我爸我妈吃了都说有用。

江奶奶故作惊讶,“真的吗?那我可要好好尝尝。”说着把手中的毛衣放在一旁。

江皖这才看到她手边的一沓毛衣,有点不满的说:“奶奶,你怎么又开始拆毛衣了,你年纪大了,就别干这种费眼费力的活了。”

这两年江奶奶一直在旁边的加工厂拿回来毛衣做工,主要内容就是拆除领子和下侧的多余部分,因为机器做的衣服总有些多余的线头,当地工厂就雇佣一些没工作的妇女去手动拆毛线,一件就给几毛钱,江奶奶年纪大了也闲不住,总是一去就拿好几沓回来,一拆就是一整天。

今年她做完手术家里人就不让她继续干了,江皖也许久没有见到这些东西,没想到今天又看到奶奶在做。

看到孙女不满的表情,江奶奶赶紧解释,“你张阿姨今天的活重,我就帮她少干一点,你看,就两件货,我两个小时就做好了。”

江皖板着脸翻了翻框里的毛衣,发现奶奶确实没说谎,这才罢休,转头就催她赶紧吃点心,还把爷爷珍藏的茶叶拿出来泡了两杯,拿了一块陪奶奶一起吃。

这边江皖和奶奶正在愉快的度过悠闲的喝茶吃点心时光,那边宋书梅的儿子又开始发难了。

他是一个教理科的大学老师,本身人比较古板,也不爱接触旁人,在跑腿小哥把东西送到后他本想说两句,不过看到糕点上严严实实的包装后还是忍下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