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母亲把桂花糕拿给父亲,再亲亲热热的分给旁边的妹妹妹夫和妻子,递给他时他只别着一张脸表示不要,然后看到病床上最后一瓶药滴完后吃完两块桂花糕的父亲又伸手探向旁边的盒子时,他彻底按捺不住了。
“爸,你已经吃了两块了,别吃了,肯定不消化,而且谁知道这种小摊到底干净不干净。。。”
宋书梅本也想阻止丈夫,但听到儿子这话,瞬间不高兴了,她把江皖发过来的药材证明和群里置顶的卫生证明都拿出来摆在儿子面前。
“志刚,你别太焦虑,江老板的糕点肯定没有问题,不要没有事实依据就凭空指责别人,还有,不要太有偏见,我建议你也尝尝这家点心。”宋书梅看着儿子语重心长的说。
接着把袋子下面的八珍糕掏出来,“江老板说这个点心里有莲子,莲子败火,你吃一块平静一下。”
宋志刚的性格比较急,但听到母亲还像小时候那样耐心的给他说话,一时语塞,接过盒子里形状像松树一样的点心,没仔细看就匆匆放入口中,绵密清爽的口感和咀嚼中淡淡的药香蓦地让他愣在原地,他惊讶的想“味道还挺不错的。”
这时护士过来送药,顺便交代用法,母亲和妹妹在一旁仔细听。妻子杨青姚把他拉到一边,“志刚,你别再爸妈面前这么说话,又不是在上课,而且这是妈妈特意买回来让爸爸吃的,是她的心意,你就算不赞成也别说的这么直接。”
宋志刚把口里的点心咽下去,沉默的点点头后又继续吃。杨青姚了解他,知道这是他服软的表现,笑着说:“怎么样,这家点心挺好吃的吧,我刚才吃了三块桂花糕呢,以前不知道这种中式的糕点还能这么合我的口味,一点都不甜。”
到了中午快十二点,办完出院一家人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宋书梅和丈夫不爱跟儿女住在一起,一是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二是不想被当成需要处处照顾的老年人,所以两人在临近儿女的小区里买了一套房子,每年来住几个月。
宋志刚和妹妹宋江梅把二老送到家,一家人又一同吃了午饭,吃完饭后宋志刚等人就要去上班了,临走时宋书梅叫住他们,把桂花糕和八珍糕各分了一部分让他们带回去,反正她已经知道地址,随时都能去买。
女儿很爽快的接住点心,还顺便加了顾客群,准备明天就去把江皖铺子上的点心和包子都尝一遍,宋志刚则是扭扭捏捏的,杨青姚知道他因为上午说话太硬惹母亲有些不高兴,现在有些不好意思,就替他打圆场回答,“妈,我看志刚挺喜欢八珍糕的,他刚才吃完饭又吃了一块呢,干脆剩下的两块给他带回去吧。”
宋书梅含笑看着旁边的儿子,“你今年都四十多了,说话还这么直接,还好有青姚在。”她知道儿子人情世故不太精通,今天说话急也是为了父亲的病情,所以并不介意。
回程的路上,宋志刚很犹豫,想了好一会儿才对妻子说,“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之前吃饭后总觉得胃里泛酸,很不舒服,今天完全没这个感觉,我也没吃药,所以我怀疑是这个八珍糕起的作用。”
杨青姚惊讶,“真的吗?这么有用。”
“对,吃起来很明显的中药味,但是和口感融合的很好,一点都不突兀。”宋志刚很确定这一点。
杨青姚若有所思,“看来一会儿我也问小梅要一下这家店铺的联系方式,咱们明天多买一点,给爸妈和小妹都买一点。”,宋志刚赞同的点点头。
这边江皖在吃完点心后就告别奶奶准备回家,张芳芳十点多就给她发消息,表示食材已经全部买好了,她想早点回家一起整理,而且中午江皖还想试试抽到的咖喱饭食谱。
到了家江皖就火急火燎的抽碗拿盆准备做咖喱饭,张芳芳看不下去了,教训她,“干嘛这么着急,手忙脚乱的,慢慢来呗。”
江皖是因为第一次做咖喱,心里总有点慌乱,一乱就出错,把不小心打翻的不锈钢盆捡起来,重新把食谱翻开,按照上面步骤,先让张芳芳把牛肉切块焯水,顺便把土豆、洋葱和胡萝卜等配菜准备好,自己则是从咖喱粉开始制作。
咖喱粉是由多种香料一起制成的,各种辛辣和芳香的香辛料交杂在一起,味道层次丰富,香味诱人,是咖喱饭中最为灵魂的存在。
食谱中列出的香辛料不止原本需要的方丁香、肉桂、茴香、小豆蔻、姜黄粉等,还有辣椒、月桂叶、甘草等一系列其他材料,所幸江皖家里就是开餐馆的,委托江建国找齐这些材料并不费事,江皖把它们按照配比称重,小火炒出香味后用小型研磨机分别打磨成大粒和小粒的粉末,增加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