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察布这天在离开阿如村之前还靠着支配地脉力量的便利顺手加固了一下白之梯,算是变相减轻了卡齐姆父子日常检修维护村庄给排水的工作压力。
“感谢您,尊敬的客人。”
不同于对村里人而言好处不甚直观的广播,白之梯关系到这个贫瘠但顽强的村庄每家每户的用水,没有谁会不重视它的任何改变。
对阿如村的人们而言,这个人强化了村庄给排水系统的核心出装才是主菜,他真正请求安装的广播设备才是添头。
对阿如村许多民众那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哈达察布心中毫无波澜。
新客户需要什么,他就为之提供什么,传播应急措施的媒介完全就是个赠品——
看起来不错,甚至他可以以“这是赠品”为由,规避掉商品通常为了保有更强的竞争力而提供的售后服务。
但这个过程中,他有得到什么通俗意义上的好处吗?
好像是没有的。
除开利好他想要让普通人更多地接触到应急知识的目标,注意,对方支付的这份报酬过于主观、因而也过于抽象,大概率不在对方“支付报酬”的考量之中,总之——
阿如村的人并没有给他支付任何与白之梯的优化或是广播系统的安装相对应的、通常人能可认同形式的薪金。
没有互惠互利、双向利好的联系是不能长久维持的。
这也成了哈达察布一开始就决定单向输出的原因——
须弥的沙漠本就充满倾轧混乱,区区阿如村这弹丸之地的相对平和,并不能为茫茫大漠的交易信用背书。
在盗匪横行治安混乱的地方,讲究通常意义上的商业信用是极其天真愚蠢的做法。
没有桑歌玛哈巴依老爷那样的底子,在这种地方铺开长线生意那叫好高骛远白日做梦。
荒芜了太久太久的沙漠早已不讲究、或者至少是不对外界讲究隔壁璃月人吹嘘的契约精神,所有许诺的好处,哪怕落在纸面签字画押,都抵不过随时随地的背信弃义翻脸无情。
他们中最强硬最顽固的人连对同一国度的雨林人都视同仇雠。
哈达察布并没有考虑阿如村的村民们如何看待这份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尽管相当一部分人忐忑于这份甜头背后未知的代价,但独属于穷山恶水的生存智慧依旧说服了这个群体。
吃进肚子里了的,才是自己的。
夜晚须弥的野外变得愈发的危险起来。
哈达察布又一次回到了禅那园的传送锚点,有些无奈。
灾异带来的危险和变化实在太多太多,即便他相较于他人而言拥有种种堪称bug的便利,也难逃时不时被更加bug的环境肘击的下场。
错误的贴图,错误的建模,错误的参数,错误的启动条件,……
就比如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空气墙会肘击每个试图直接通过它的怨种。
哈达察布像人类一样摸了摸鼻子,好像刚刚真的在一堵墙上撞了一次狠的——当然了,其实他并不具备这样的烦恼,高速移动状态下的撞击也并不会让他变成马赛克。
他在跑完了几个偏远的分散聚落之后就和往常一样准备回须弥城,却没想到竟然在这个过程中花费了超过三个小时。
……看来今天是来不及跟自家员工报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