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状元郎 > 第三一九章 一无所有龙场驿(第3页)

第三一九章 一无所有龙场驿(第3页)

初八当日,天朗气清。国子监内外旌旗招展,鼓乐齐鸣。皇帝驾临辟雍殿,讲授《尚书?洪范》,阐述“皇极”之道,强调“用人惟公”。

讲毕,照例开放群臣学子进言。

林砚之整衣而出,跪拜于丹墀之下,双手高举奏疏:“臣林砚之,有本启奏。”

皇帝抬眼,略显惊讶:“状元郎身体可好了?”

“托陛下洪福,已然痊愈。”林砚之朗声道,“然臣之病,不在躯体,而在心。心病者,乃目睹科场积弊日深,忠良埋骨无名,奸佞窃位横行!故斗胆上疏,恳请圣裁!”

全场哗然。

皇帝命宦官接过奏疏,细细阅览。随着文字推进,龙颜渐变,时而蹙眉,时而怒目。待读至“近二十年间,凡才高名盛之寒士,十九不得登第,或死或废,而膏粱子弟,屡占魁首”一句时,竟猛地拍案而起!

“岂有此理!”皇帝怒喝,“朕以为天下英才尽集于此,谁知竟是如此黑幕重重!”

群臣噤若寒蝉。

林砚之继续陈词:“臣非欲毁科举之制,实欲护其公正。若任此风蔓延,则寒门再无出路,士子尽失信心,社稷根基必将动摇!”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传旨:即日起,成立‘科弊审查司’,由新科状元林砚之领衔,彻查历届科举舞弊案。凡涉案人员,不论官职高低,一律严办!”

圣旨一下,满堂震动。

数月之后,审查司陆续公布结果:查实舞弊案十七起,牵连官员四十三人,其中两名尚书、五名侍郎被革职查办,三名考官被判流放。更有两名早已致仕的老臣,因幕后操纵科场买卖功名,被追夺谥号,子孙禁考三代。

与此同时,林砚之推动设立“匿名评审制”,规定殿试答卷须糊名誊录,由三位以上考官独立评分,最终取平均定等。此举极大遏制了权贵干预。

民间欢声雷动,称其为“林青天”。有书肆刊印《状元辨冤录》,街头巷尾争相传阅。甚至边陲小镇的私塾孩童,也能背诵他殿前那句:“愿天下寒门子弟,皆有登堂入室之机。”

然而,林砚之并未因此得意。

一日黄昏,他独自前往城西乱葬岗,在一座无名坟前放下一束白菊。墓碑上无字,只刻了一株歪斜的槐树??那是他按母亲所绣图案亲手所刻。

“怀安兄,”他轻声道,“我替你说出了你想说的话。朝廷已下诏为所有冤死者平反,你们的名字,不会再被遗忘。”

风吹过荒草,沙沙作响,仿佛回应。

他转身离去,身影拉得很长。

三年后,林砚之升任礼部侍郎,主管科举。他主持的第一次春闱,录取进士三百二十八人,其中寒门出身者逾六成。放榜那日,无数贫家子弟跪在贡院门前痛哭流涕,有人高喊:“谢林大人活我全家!”

他站在楼上,静静望着。

苏明远走来,笑道:“你做到了。”

林砚之摇头:“我只是开了个头。只要权力仍在,诱惑就永存。将来还会有新的周延年,新的沈千户。但我们必须一直站着,不能倒下。”

苏明远拍拍他肩头:“所以,我们还得继续守着。”

夕阳西下,金光洒满宫阙。

那一年的春风,吹散了多年的阴霾。而那位曾蜷缩在潮湿号舍里的少年,终于用自己的方式,照亮了一段黑暗的历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