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状元郎 > 第三一九章 一无所有龙场驿(第2页)

第三一九章 一无所有龙场驿(第2页)

他闭目良久,再睁眼时,眸光如刃。

“苏兄,我想请一道差事。”

“何事?”

“翰林院修撰之职,例由新科状元担任。我要借此身份,查阅近二十年科举报考文书、考生名录、殿试评卷记录。尤其是那些中途落榜、或暴毙、或自尽、或失踪的寒门士子资料。”

苏明远皱眉:“你想翻旧案?”

“不是翻案。”林砚之缓缓道,“是查根。若周延年之流只是枝叶,那必有主干藏于深处。我怀疑,这已非一人一事之恶,而是一张盘踞朝堂数十载的网。他们操控科举,钳制言论,扶持亲信,打压异己。若不将其连根拔起,今日我为状元,明日又会有另一个‘林砚之’倒在号舍之中。”

苏明远深深看着他,忽而叹息:“你还是那个不肯低头的少年。可你要明白,一旦动手,便是与整个权贵体系为敌。你如今虽是状元,但无党无派,孤立无援。稍有不慎,便会步孙文昭后尘。”

林砚之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皇宫方向。

“我知道。”他说,“所以我需要你。”

苏明远一怔。

“你是翰林院老人,熟悉典章制度,知晓许多隐秘档案的存放之处。更重要的是,你敢说真话。朝中清流虽多,但大多明哲保身。唯有你,十年前敢弹劾宰相贪腐,哪怕被贬十年也不改其志。”

他转身直视苏明远:“这一次,我不想只做一个被人称颂的状元郎。我要做一把刀,一把剖开这锦绣江山下腐肉的刀。”

苏明远久久不语,终是站起,拱手道:“好。我陪你疯这一回。”

自此,林砚之以修撰身份入翰林院,表面专心编纂《永乐大典》续篇,实则暗中调阅历年科举卷宗。他发现,自先帝登基以来,每逢大比之年,总有三至五名呼声极高、文章出众的寒门学子莫名落榜,或因“品行不端”遭黜,或因“突发疾病”退出,更有甚者直接“意外身亡”。而最终位列前三甲者,十之七八出自世家大族,且多与当朝重臣有姻亲关系。

更令人惊心的是,这些被淘汰的考生中,竟有三人曾在考前收到过同一款紫檀木盒砚台,赠者皆自称“沈先生”,地址模糊,无法追查。而此类砚台,市面上从未流通,唯东厂内部赏赐偶有出现。

林砚之将证据整理成册,取名《科弊录》,拟择机呈报皇帝。然而就在第三日夜里,家中突遭刺客。

那夜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林砚之正在灯下誊抄一份考生遗书,忽觉窗外寒光一闪。他本能侧身,一支弩箭擦颈而过,钉入梁柱,尾羽犹自震颤。

紧接着,黑影翻墙而入,手持短刃,动作迅捷如鬼魅。

林砚之抓起案上砚台砸去,趁对方闪避之际撞开后窗逃出。他在雨中狂奔,身后脚步紧追不舍。转过两条巷子,眼看无路可退,忽从暗处伸出一只手,将他拽入一间破庙。

“别出声。”是苏明远的声音。

庙内昏暗,香炉倾倒,佛像蒙尘。林砚之喘息未定,便听外面脚步声渐远。

“他们知道你在查。”苏明远低声道,“而且,你的住处已被监视。”

“是谁?”林砚之问。

“不清楚。但可以肯定,不是东厂残余,就是朝中另有靠山的新势力。你那份《科弊录》,恐怕已经被人察觉。”

林砚之咬牙:“难道连奏报天子都不能安心?”

“能。”苏明远沉吟片刻,“但必须选对时机。下月初八,陛下将亲临国子监讲学,届时百官齐聚,诸生列席。那是你唯一的机会??当着天下读书人的面,揭露真相。”

林砚之点头:“好。”

接下来十余日,他佯装病退,闭门不出,实则与苏明远昼夜赶工,将《科弊录》精简为一篇三千字的《科场积弊疏》,条分缕析,证据确凿,直指科举背后的利益链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