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佛像底座取出一枚铜符,形似龙首,刻有“天机”二字。
“此乃先帝御赐‘天机令’,持之可直入皇宫禁地,面奏天子。但一生仅能使用一次,用后即毁。”
林昭郑重接过,藏于贴身内衣之中。
十日后,汴京灯会。
元宵佳节,万民同乐。宣德楼前彩灯如海,火树银花。林昭混迹人群之中,手中紧握檀木匣。约定时辰将至,那面具人果然现身于朱雀门前石狮旁。
“林昭,你来了。”对方语气意外平静。
“放了我父母。”林昭冷冷道。
“他们不在这里。”面具人摘下面具??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面容竟与父亲有七分相似!
“叔父?”林昭震惊。
老者苦笑:“我是你父胞弟林曜,当年侥幸逃过追杀,隐姓埋名至今。你父母安然无恙,我一直暗中保护他们。今日之举,只为试探你是否值得托付真相。”
林昭怔住。
林曜叹道:“高俅已布下天罗地网,欲在灯会之上刺杀宰相李纲,嫁祸于你。你要做的,不是救人,而是阻止这场阴谋!”
林昭瞬间明白: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当即奔向皇城,凭借天机令畅通无阻,直闯垂拱殿。此时皇帝正与群臣观灯,忽闻急报,尚未反应,刺客已冲破宫门!
千钧一发之际,林昭跃上丹墀,高举铜符,朗声道:“臣新科状元林昭,有紧急军情禀奏!高俅勾结辽国,欲借灯会之乱弑君篡政,请速锁拿此人!”
全场哗然。高俅脸色煞白,拔剑欲逃,却被禁军当场制伏。搜身之下,竟在其袖中发现辽国国书与密令。
三日后,诏书下达:
高俅伏诛,抄没家产;
林守仁平反昭雪,追赠礼部侍郎;
陈氏千代,赐号“贞烈夫人”;
林昭擢升翰林院修撰,兼经筵讲官,参预机务。
消息传回林家村,全村燃竹庆贺。林昭跪拜父母坟前,焚香泣告:“儿不负所托,持正守心,终还双亲清白。”
春风拂过山岗,松涛阵阵,仿佛回应着他内心的誓言。
数月后,朝廷正式启动海运计划。林昭主持编纂《海道图志》,亲自考察沿海州县,整顿漕运积弊。民间传颂:“状元郎不读死书,敢破千年陈规,真乃国之栋梁。”
而那夜赠符的老道,再未出现。唯有杭州净慈寺中,多了一块无名碑,上书两句诗:
“一身清誉归天地,
两袖风雷动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