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已布置妥当,买通的几名老宫人适时回忆起当年旧事,比如郑抱真如何深夜产子、老王妃如何趁夜探视、又如何匆匆提着一只食盒离去、食盒之内如何有异样啼哭……言之凿凿,如亲眼所见。
李俨本就对李修白那双极似先太子的眼睛心存忌惮,凡是与废太子有关之事,他向来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立即命心腹宦官严加追查。
宫墙之内从来没有不透风的秘密。旧案重查,当年老王妃夜探宝华殿后携食盒匆忙离宫的记录果然被翻了出来。
李俨当即下诏,将长平王府一众人等打入诏狱,同时晋封薛灵素为贵妃。
薛灵素这些时日替李修白做事,知晓他不少心腹与暗桩,她毫不犹豫命人以自首之名暗中将名单密报李俨。
李俨大怒,随即下诏将盐铁转运使高珙、礼部侍郎崔儋、神策军左军中尉周焘等下狱。
周焘手握五万神策军,驻跸在长安西北郊外,消息一走漏,清虚真人便已飞鸽传书示警。
周焘随即拥兵自重,李俨一时竟奈何他不得。
但其余众人,除清虚真人侥幸脱身,尽数被投入诏狱。
李俨再度下诏,废去李修白的太子之位,派驿马疾驰军中解除其兵权,命人即刻押送回京。
然而,李修白身边的东宫千牛卫皆是他多年栽培的死士,自然不会奉诏。
至于沿途各镇节度使,更是人精中的人精。
朝廷越乱,他们越可拥兵自重,于是纷纷作壁上观。
因此,河东、河西、范阳三镇虽然表面上接旨,实际却按兵不动,观望局势。
李修白正是利用这一点,率领千骑一路从魏博直奔长安。
轻骑再快,赶到长安也至少要五天。泾原的主力大军就算急行军,也还得半个多月才能抵达。
于是李修白一面挥师西进,一面遣心腹携密信送给清虚真人在长安搅动风云。
薛灵素揭破他的身世,他又何尝不知她腹中骨肉的蹊跷?
李俨这些年来一直体弱多病,后宫早已多年没有子嗣降生。更何况,之前他通过李郇进献的“九转金丹”里本就含有导致人不育的草药,薛灵素怎么可能怀上身孕?
推算时间,这个孩子应该是在李郇死前怀上的。
宫中无外臣,唯有李郇以国师身份常来常往,如此看来,这孩子很可能与李郇有关。
李修白给清虚真人的信正是让其撰写檄文,直指薛贵妃私通外臣、混淆龙种,试图以舆论撼动宫闱。
清虚真人这些年暗中在长安铺设了大量暗桩,一夜之间,檄文就贴满了各大街巷,甚至被撒进了皇城。更有说书人、游走商贩,将流言迅速散播京畿州县。
不过两三日,长安舆论风向骤变,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薛贵妃私通外臣的真假。
李俨生性多疑,闻讯后掌掴薛灵素,厉声诘问:“贱人!你如实招来,这腹中血肉究竟是不是朕的!”
薛灵素惶然跪地,涕泪连连:“妾对天发誓,此胎千真万确是陛下骨血!长平王乃先太子余孽,包藏祸心,构陷于妾,正是想扰乱陛下圣听,陛下万万不可中其奸计!”
李俨当即召彤史详细核查起居注,又命太医署首席太医令重新诊脉。
薛灵素面无惧色,她早就把时间算得清清楚楚,除非孩子生下来、长得完全不像李俨,否则谁也拿不出确凿证据。
而等到那个时候,李俨恐怕早已不在了。
果然,查验并无破绽,李俨暂时放过了薛灵素,命金吾卫严查和缉拿散布檄文之人。
然而流言已经传开,李修白纵然身世有假,可先太子遗孤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血脉,薛贵妃肚子里这个若是野种怎么比得上?
一时间,人心动摇,各路观望的节度使也各有盘算。
——
此时,李修白已率千骑抵达潼关。
关中有四塞,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是拱卫长安的咽喉,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欲取长安,必先破关。
李俨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早已布下重兵。
东边的潼关由卫国公薛宽带领五万神策右军防守;北边的萧关有朔方节度使崔宁率三万精兵镇守;西边的散关和南边的武关也分别有大将把守;长安外城还驻扎着两万神策行营军,随时可策应。
可谓天罗地网,固若金汤。
面对如此困局,他们一时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