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芽咽下口中的米饭,满足地打了个嗝,总结道:
“所以咱们做家常菜的,只要能将这些简单的食材搭配好,不需要过于复杂烹饪,就可以做出爽口下饭的菜来。”
说完这句话,她又缩着脖子笑:“荷花白菜除外,那只为了装……装个样子。”
张毛毛正把三人吃完的盘子摞成一叠,闻言连连点头:“你说得太对了!就像我去万花楼比试,那些人还得看看菜做的好不好看,要我说,菜做得再好看不好吃,又有什么用!”
朱红梅在一旁听着也说了句:“所以我觉得,菜要是做的既好吃,又好看,才是需要花很多功夫的……你们先聊着,我去洗碗。”
三个人分工合作,从备菜到洗碗都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
本来张毛毛要留姜芽二人在他这休息,说他家院子还有一个空着的房间。
姜芽想着自己已经定了客栈,笑着婉拒:“不用啦,我们已经定好了客栈了,反正再过两日我就可以搬过来,你就好好歇着吧,我和我嫂子慢慢逛着回去便是。”
阳宁镇的治安还算好,张毛毛也没有执意要送她们回去。
等两人晃晃悠悠的走回客栈,夜已经深了。
姜芽却因为刚到新环境有些睡不着,脑子里转来转去都是做菜赚钱,赚钱做菜。
洗漱好的朱红梅看到在床上打滚的姜芽,走到床边弯着腰看着她:“怎么?真的自己来了镇子上,有些退缩了?”
“谁退缩了!”姜芽从床上坐起来,拉着朱红梅也坐下:“我是在想,你说我买了那个推车,卖些什么东西会好一些呢?”
朱红梅脱了鞋,躺在床的外侧:“那你要说说,你还会些什么能用推车卖的东西。”
“那我会的就多了去了!你听我跟你说……”
两人在床上絮絮叨叨聊了半宿,直到姜芽的眼皮都重到抬不起来,翻个身就沉沉睡了过去。
第二天姜芽醒时,已经快中午了,朱红梅没在旁边,早上她还睡的熟的时候朱红梅叫醒过她一次,说是自己出去逛逛。
眼下左右也无事,她躺在床上翘着脚,手枕在脑后,一想到昨天租好的小院,又从床上起来拿出那张租契在手里看来看去。
虽然不是自己的房产,可至少有了属于自己一年的小院,心里还是忍不住冒出些成就感。
她把租契四四方方的叠好收到兜里,摸了摸饿扁的肚子,决定出去找找朱红梅,顺便看看食材。
扎了两个小辫子,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长出了些肉的脸,又把剩下的银子塞到怀中,她这才出了门。
其实姜芽也说不清阳宁镇在南朝的具体位置,只凭着这两个月见到的植物和气候,猜这里该是西南方向,和她老家的气候一模一样。
这季节本是山上长菌子的好时候,可惜一直没机会进山里看看。
她直奔阳宁镇最热闹的街道,上次来已经把稀奇玩意看了个遍。
这次目标明确,昨晚和朱红梅聊了半宿,她心里有了两个备选,只是得先看看食材好不好买、贵不贵。
在一个菜摊前,姜芽停下脚步,指着摊位上椭圆的果实问:“老板,这个怎么卖?”
老板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哦,你说这个灯笼果啊,这本来就是等着看看有没有药铺来收的,你要的话就十五文一捆。”
说是灯笼果,其实就是现代的假酸浆果,在姜芽的家乡,也把这东西叫做木瓜果,那果子还挂在枝子上,果子外包着层外皮,看起来确实像一个个纸质灯笼。
木瓜果在山上田间一把一把的长,想来这应该卖的不会很贵,果然,现在一问确实还比她心里想的还便宜些。
她点点头,也没急着买,而是把这里有木瓜果的摊子都逛了个遍,问到价格都差不多,心中才有了个底。
问木瓜果的时候,她顺便也问了问在这个时代水果的价格,只要是在路边堆着卖的水果,价格就都还在她的预算范围之内。
“芽芽!”蹲在菜摊面前的姜芽听到朱红梅的声音,抬起头往声音的方向看过去,就看到朱红梅在不远处朝她摇着手。
她站起身小跑过去,兴奋地说:“三嫂,我找到昨晚跟你说的那种水果了!叫灯笼果!”
朱春兰先是一愣,才反应过来说:“灯笼果啊,我知道了,那个东西卖的都不贵,正好能做你想的吃食。”
这样一来,姜芽想做的生意也算是定了下来。
两人边聊边往玉食堂走,姜芽想看看昨天卖给董掌柜的青蛙背石板卖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