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请允许我……继续活着。”
奇迹发生了。
幻象并未消失,却不再狰狞。
士兵们的怒容转为欣慰,母亲的手轻轻抚过他脸颊,低语:“好孩子,去吧。”
与此同时,少年取出净魂引,与蝴蝶铃并置。
两铃相碰,发出一声清越长鸣,如同晨曦穿透乌云。
初代钟上的裂纹停止蔓延,黑光渐退。
陈九娘此时率众救出孩童,立即启动便携式音盾,播放预先录制的《草芥谣》。
歌声纯净,层层叠叠,与阿启手中的铃音共振,形成一道金色声网,将整座神殿笼罩。
黑袍人们惨叫倒地,人皮鼓纷纷炸裂。
柳元昭仰天狂啸:“你们不懂!
没有恐惧,秩序何存?没有牺牲,文明怎能延续?”
“你说错了。”
阿启一步步走近,“文明的根基,从来不是牺牲,而是**拒绝牺牲的权利**。”
他举起遗书,贴于初代钟表面。
纸页燃烧,化作灰蝶纷飞,每一只翅膀上都映着一个普通人名字。
钟体轰然崩塌,化为齑粉。
而那枚净魂引,也在完成使命后碎成三段。
返回途中,少年始终沉默。
直到某夜宿营,他才轻声开口:“我本名叫阿念。
因为我娘说,她生我那天,终于敢‘想念’死去的妹妹了。”
阿启望着篝火,点头:“记忆不该是牢笼,也不该是祭坛。
它是火种,照亮来路,也温暖他人。”
十年后,《草芥录》正式编纂完成,全书共三百卷,收录故事四十八万两千三百一十四条。
皇帝下诏将其刻于青铜碑林,立于长安城南,供万民阅读。
阿启年逾古稀,白发如雪。
他在南山别院设立“记忆学堂”
,教导孩童如何分辨真实与操控,如何讲述而不夸大,如何铭记而不仇恨。
某个春日午后,一位小女孩跑来问他:“阿公,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忘记了怎么办?”
他笑着递给她一张桑皮纸:“那就从你写下第一个字开始。
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写,愿意听,愿意为别人的故事流泪,这个世界就永远不会真正遗忘。”
风过纸铃坛,千铃齐响,声如细雨,润物无声。
而在遥远西域,某片无人知晓的沙丘之下,一粒小小的水晶种子正悄然萌芽??那是初愿钟碎裂时飘散的一缕灵核,等待着下一个觉醒者的脚步。
夜深人静,阿启再次听见那缕钟声。
他轻轻摇了摇蝴蝶铃。
这一次,不只是千百座守心钟回应。
还有万里之外,某个孩子摇响纸铃的清脆声响。
他知道,火种未熄。
草芥称王,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