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救命!天幕害我,我?千古一帝 > 5060(第14页)

5060(第14页)

“朕……朕若有不测,这江山……”

“皇兄!”赵庚旭心中大骇,几乎是慌乱地打断了他,声音不自觉地拔高。

“皇兄胡说什么!您正值壮年,定能万岁安康!不过是一场小病,好生将养便是了!”他急切地说着,仿佛声音大一些,就能驱散那笼罩而来的不祥预感。

然而,距离如此之近,他清晰地看到了皇兄眼底那浓得化不开的青黑,感受到那握住他手腕的指尖,冰冷得不似活人。

那刺骨的寒意,顺着相触的皮肤,直直钻进他的心里,让他遍体生寒。

赵庚明被他打断,看着弟弟脸上的惊慌,那灼灼的目光黯淡了几分,最终化为叹息。

他松开了手,又是一阵压抑不住的剧咳,他用素白的绢帕捂住口,肩背佝偻,显得异常脆弱。

赵庚旭连忙上前为他拍背,触手之处,隔着厚厚的孝衣,亦能感到那骨架的嶙峋。

他心中的恐慌如同野草般疯长。

皇兄的病……似乎远比他想象的,比外界知道的,要严重得多。

皇帝的病容,并未能完全掩饰。

灵堂之上,无数双眼睛在垂首哀哭的间隙,偷偷窥视着那至高无上的身影。

那压抑的咳嗽声,那苍白的面色,那需要内侍搀扶的姿态,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看似哀戚的表象下,激荡起层层暗流。

一些心思活络的宗室亲王跪在那里,眼神却不时瞟向形容憔悴的皇帝,目光闪烁,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因新政利益受损而被皇帝压制过的官员,此刻虽也表现得悲痛欲绝,但彼此交换的眼神中,却隐隐透着期待。

而以李阁老为首的一批忠于皇帝、看重国本稳定的重臣,则忧心忡忡。他们不仅悲痛于太上皇的离去,更深深担忧着皇帝的健康。

李阁老甚至悄悄招来太医院院使,低声询问陛下的病情,得到的却是院使含糊其辞的回应,这让他心中的不安更甚。

皇宫内外,各种心思、各种势力已经开始悄然活动。

试探的触角,在哀乐的掩盖下,悄悄伸出。

漫长的守灵之夜,烛火摇曳,映照着无数张或真或悲的面孔。

后半夜,官员们轮换休息,灵堂内只剩下核心的宗室成员和几位重臣。

皇帝赵庚明体力不支,被强行劝回寝宫服药休息片刻。

赵庚旭却依旧跪得笔直,尽管膝盖早已麻木刺痛,依然沉默地看着父皇的灵柩。

李阁老拖着年迈之躯,颤巍巍地来到赵庚旭身边,缓缓跪下,低声道:“殿下,节哀。陛下龙体欠安,您……更要保重自己。”

赵庚旭转过头,看着这位阁老布满皱纹的脸和那双充满忧虑与深意的眼睛,他读懂了那未尽之言。

他深吸了一口带着香烛气息的冰冷空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谢阁老关心,孤……晓得。”

漫漫长夜,黎明将至。

第57章

国丧期满,京城表面的哀戚尚未完全褪去。

元启三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迟,寒意久久不肯散去。

御书房内,药味与墨香混合。皇帝赵庚明半倚在软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脸色依旧苍白。

赵庚旭坐在下首,眉头紧锁,汇报着来自江南的密报。

“皇兄,江南诸州府的土改之策,推行极其艰难。”赵庚旭的声音带着担忧。

“世家大族明面上不敢抗旨,暗地里手段却层出不穷。他们或‘寄户’于亲族奴仆名下,分散田产;或勾结胥吏,篡改鱼鳞图册。”

“更有甚者,煽动无知乡民,以祖产不可轻动为由,聚众阻挠丈量……种种行径,隐蔽阴毒,地方官往往抓不住切实把柄,反而被他们倒打一耙,弹劾办事不力、滋扰地方。”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皇兄。

“更令人忧心的是,军中……似乎也不太太平。我在兵部,隐约察觉到一些将领与江南世家往来密切,粮秣器械的调配,偶有滞涩不明之处。虽未敢断言有异动,但……不得不防。”

赵庚明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榻沿,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他何尝不知其中关窍?不外乎觉得他时日无多,蠢蠢欲动。

他强撑着病体处理朝政,便是想在自己还能支撑之时,多为这江山,也为……小九,扫清一些障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