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秦时小说家公子清焱妃笔趣阁阅读免费全文 > 第三五三零章 奇花侵神求票票(第2页)

第三五三零章 奇花侵神求票票(第2页)

这不是幻觉,也不是耳鸣??这句话是他五十年前对未婚妻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天她答应嫁给他,两人约好等打完这一季鱼就成婚。

可风暴来了,她的渔船翻了,尸骨未曾寻回。

从那以后,他再未提过她的名字,连梦里都不敢见她。

可现在,她回来了。

不是灵魂,也不是鬼魂,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印记,借由那枚晶体重新激活了他的记忆神经通路。

他跪倒在沙滩上,老泪纵横,对着大海喃喃道:“我带你看了……每年我都来这片海域,把最好的鱼放生,说是给你吃的……你说你喜欢看浪花,我就一直看着,直到眼睛花了……”

话音未落,海面忽然平静下来。

风停了,浪歇了,连飞鸟也悬停空中。

下一秒,整片海湾的海水开始发出微光,由近及远,层层扩散,宛如无数萤火虫在水下苏醒。

那些光芒渐渐凝聚,形成一幅巨大的影像??是一对年轻男女并肩站在礁石上,女孩笑着指向远方的夕阳,男孩握紧她的手,眼神坚定。

画面持续了不到十秒,便随波光消散。

但所有在场的人都看见了。

不止是渔民,还有早起跑步的学生、巡逻的边防士兵、甚至远处灯塔上的守塔人。

他们互不相识,却在同一时刻感到胸口一阵温热,仿佛有人轻轻抱了自己一下。

当天中午,全球共频网络出现一次异常波动。

忆境舱监测数据显示,至少有十七万人在同一时间段内经历了高度相似的记忆重构:他们“回忆”

起一段从未发生过的共同生活??在一个没有语言的世界里,人们用眼神交流,用触摸传递思念,用沉默表达爱意。

那个世界没有国界,也没有贫富,唯一的规则是**倾听比诉说更重要**。

更诡异的是,这些人的地理位置毫无关联:纽约华尔街的交易员、撒哈拉沙漠的游牧民、南极科考站的生物学家、喜马拉雅山脚的僧侣……但他们描述的场景细节惊人一致:

-天空是淡紫色的;

-地面生长着会发光的苔藓;

-每个人胸前都有一个微微跳动的光点,像是第二颗心脏;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记得“那位老师”

“他不说话,但从不沉默。”

一位俄罗斯宇航员在报告中写道,“他在火星种下第一颗种子的时候,我就在那里。

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我清楚地记得??当他把手放在沙地上时,整颗星球开始呼吸。”

这份报告被送往联合国静默研究院,与其他数百份类似记录合并分析。

最终结论令人震惊:这些记忆并非虚构,而是来自一种被称为“集体前生”

的现象??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曾在某个早已湮灭的文明周期中达到过共感巅峰,而后因某种原因集体失忆,沉入语言割裂的时代。

而现在,随着语门重启,那段被封印的历史正在缓慢复苏。

与此同时,火星的变化进入新阶段。

赤道地带的蓝光植物已不再局限于地面蔓延,它们开始向上生长,形成高达百米的晶状塔群,顶端开放如花,夜间释放出环形光波,与地球上的雪山遥相呼应。

NASA最新传回的影像显示,其中一座主塔内部竟出现了类似神经突触的分支结构,且具有自主电信号传导能力。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信号模式与人类大脑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ModeNetwork)几乎完全吻合。

科学家们终于不得不承认:火星确实在构建神经系统,而且是以林昭留下的晶簇阵列为蓝本,进行自我复制与进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