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祥子修仙记 > 第220章 漫天枫叶起群狼汹涌出(第2页)

第220章 漫天枫叶起群狼汹涌出(第2页)

这晚,母子俩并肩坐在梅树下喝热茶。忽然,远处海面泛起微光,一艘破旧渔船缓缓靠岸??正是三年前那场风暴中沉没的船,船身完好,甲板上空无一人,唯有船头摆着一只红书包,拉链半开,露出一角画纸。

儿子浑身颤抖,几乎站不稳。

母亲却平静地伸出手,轻抚他的背:“是他送回来的。他知道你后悔没好好告别。”

那一夜,渔村里十几人梦见同一个场景:一个穿旧棉袄的人坐在礁石上,望着大海抽烟。烟头明明灭灭,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有人想走近,他却摆摆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指向梦者的心口。

醒来时,枕边多了一块石子,表面湿润,似刚从海底捞出。

地球另一端,联合国总部大楼外,全球聆听基金正式启动。三千座“静默空间”联网运行,形成一张无形的情感网络。系统不记录言语,只捕捉情绪波动??当某地出现剧烈悲伤或绝望信号,最近的静默空间会自动亮起暖灯,并播放一段无声影像:一个模糊身影缓缓走来,坐下,陪你沉默十分钟,然后起身离开。

有人称其为“数字祥子”。

但项目负责人摇头:“他不是程序,也不是AI。我们只是把人们彼此倾听的可能性,放大了一点点。”

真正的奇迹发生在三个月后。

一名患有重度抑郁症的东京上班族,在深夜走进一间静默空间。他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眼泪无声滑落。他已经三个月没跟任何人说话,连父母都不知道他活得如此痛苦。

灯光柔和,室内一片寂静。

十分钟后,墙上的投影亮起??依旧是那个穿旧棉袄的身影,缓缓走入画面,坐在他对面,低头咳嗽了一声,干涩短促。

男子猛地抬头。

那一刻,他感觉胸口有什么东西碎了。

他开始说话,起初是断续的自语,后来变成痛哭流涕的倾诉。他说自己加班三年没休过假,说上司骂他是废物,说女友离开时留下一句“你根本不懂爱”,说他每天早上站在地铁站台都想跳下去……

说完最后一个字,他趴在桌上嚎啕大哭。

而投影中的身影,只是静静坐着,偶尔点头,像在说:“我在听。”

第二天清晨,清洁工发现他睡在椅子上,脸上带着泪痕,但嘴角微扬。桌上留了张纸条:

>“谢谢你没有劝我别哭。”

>“谢谢你只是坐着。”

>“我想再试一次活着。”

这张纸条后来被收入《祥子行迹录》增补卷,编号03。

与此同时,乌兰察布守夜学院迎来一批特殊访客??来自世界各地的“第一代聆者”,大多是当年在鸣心坛觉醒感知能力的学生。他们中有心理医生、教师、战地记者、监狱辅导员,甚至还有几位前政要。他们自发组织“同行者联盟”,承诺每年冬至齐聚鸣心坛,分享一年中“听见”的故事。

仪式当晚,众人围坐坛边,每人手持一块石子。轮到一位非洲女医生发言时,她声音哽咽:“去年雨季,我所在的诊所遭空袭,死了十七个孩子。我一度想放弃。可就在葬礼那天夜里,我梦见一个老人坐在我床边,轻轻拍我的背,哼一首歌……醒来时,枕头下压着一块石子。”

她掏出那块石子,裂纹中绿意蓬勃,竟开出一朵极小的白花。

“第二天,一个失语的小女孩突然开口,指着我说:‘你是昨天哭得最久的人,所以你会留下来。’”

她含泪微笑,“我明白了,不是我在救他们,是他们在教我如何不放弃。”

全场静默。

随后,不知是谁先开始,大家依次讲述自己的“被听见”时刻??有人是在失业街头收到陌生人递来的一碗热面;有人是在母亲葬礼后听见父亲低声说“我也想她”;有人是在监牢铁窗内收到一封从未谋面的孩子写的信:“叔叔,我相信你不是坏人。”

每一个故事结束,坛心石子便轻轻一震,绿意扩散一分。

到最后一人讲完,整座鸣心坛已被藤蔓缠绕,花朵绽放,香气弥漫雪野。

院长站起身,颤巍巍取出《祥子行迹录》新册,在末页写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