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西游之浪浪山的金蟾子 > 第209章 玩的就是操作(第2页)

第209章 玩的就是操作(第2页)

教室内,孩子们正围坐心声镜前,一个个红着眼眶,却依旧坚持写下心底最深的秘密。残疾孩童李石头颤抖着伸出手,在镜面上一笔一划写道:

>“我不想当废人。我想读书,想写字,想被人叫一声先生。”

镜面震动,金光微闪。

阿篱冲进屋内,跪坐在孩子们中间,声音坚定:“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做一件大事吗?不是为了报仇,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让以后的所有孩子,都能堂堂正正地说出心里话,不用躲、不用怕、不必求谁恩准?”

小小的手一只只举了起来。

“我去告诉我爹,粮仓明明空了还说丰收!”

“我要把娘藏起来的族谱抄下来!”

“我要写信给州官,问他为什么我们村死了五个孩子都没人管!”

阿篱含泪点头:“那就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办一份《民声录》??不靠官印,不用许可,只靠口口相传、手手相抄。每一页都记录真实,每一个字都是勇气。”

消息传开,不过三日,浪浪山脚下已聚集数百百姓。

农夫带着账本,匠人捧着图纸,寡妇攥着丈夫的血书,老兵背着战友的遗物……他们自发组织誊抄队,将《民声录》第一期刊印三百份,通过商旅、僧侣、游方郎中送往四方。

与此同时,阿禾作为首批“赎音使”,踏上北境苦寒之地。他在雪夜里走进一座废弃驿站,点燃篝火,对着一群流民朗读《未刊史》中的段落。当他念到“永昌三年冬,役夫万人修渠,冻毙六千,官报零伤亡”时,一位白发老人突然扑倒在地,嚎啕大哭:“那是我哥哥啊!他临死前喊的是‘我想回家喝碗热汤’啊!!!”

那一夜,三十人自愿签名作证,愿赴京告御状。

类似的场景在各地上演。

西陲茶馆中,说书人改唱新词:“金蟾吐珠醒万民,一人一句破迷尘。”

江南书院里,学子们秘密结社,每晚轮流背诵《守语誓约》。

就连宫墙之内,也有太监听完宫女梦中揭露贵妃毒杀先帝之事,悄悄将线索塞进皇后香囊。

舆论如野火燎原。

三个月后,三十六州再度联名上书,附《民声录》九十七册、民间陈情状五千三百余件,直言:“若陛下不信民意,何以自称天子?若朝廷惧怕真话,岂配号令天下?”

这一次,龙椅上的年轻帝王沉默良久,终是提笔批下八个朱字:

**“言不可禁,理应自省。”**

《言权法》正式颁行。

其核心三条震动朝野:

一、百姓有权对官府决策提出异议,不得以“妄议”定罪;

二、各级衙门须设“纳言箱”,每月公开拆阅并答复;

三、每年双钟同鸣日为“言权日”,全国举行诵读仪式,纪念所有因言获罪者。

消息传来当日,浪浪山万人齐聚。

阿篱立于初声钟前,手中捧着一本全新装订的《守语史》,封面烫金四字:“我说故在”。

她翻开首页,朗声宣读:

“此书不属于任何庙堂,不属于某个英雄,也不属于我。它属于每一个曾在黑暗中咬牙忍耐、最终选择开口的人;属于那个在牢房刻字的囚徒,属于烧掉假功勋的老兵,属于敢问‘这个世界还算活着吗’的小女孩。”

台下鸦雀无声。

“未来还会有人想让我们闭嘴,会有人说‘稳定比真相重要’,会有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剥夺你的声音。但我希望你们记住今天??记住这山风如何吹过赎言碑,记住这钟声怎样穿透宫廷高墙,记住这人间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刀剑,而是千万普通人齐声说出的那一句:‘不对!’”

掌声雷动,泪水纷飞。

就在这一刻,天空再次裂开。

不再是狰狞伤口,而是一道温柔的光河,缓缓流淌而下。无数光点如星雨坠落,融入大地,化作新的小型赎言碑。但这一次,碑上不再只有死者之名,而是镌刻着活人的誓言:

>“我承诺,永不遗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