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176章 渡河感谢 书友1583书友5225隐士俗人大大打赏(第2页)

第176章 渡河感谢 书友1583书友5225隐士俗人大大打赏(第2页)

信来自洛阳,署名竟是卢植。

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

>“殿下安否?老臣近闻并州风云再起,欣慰之余,亦忧祸延社稷。袁曹表面罢兵,实则各怀异志。天子已被迁往河内温县行宫,然实为曹操所控。朝廷诏令,皆出其幕府。老臣力竭难挽狂澜,唯望殿下保全自身,静待天时。切记:真龙不在庙堂,在民心也。”

薄明薇读罢久久无言,将信焚于灯焰之中。窗外晨雾弥漫,仿佛遮蔽了整个世界的真相。

她转身步入主营,见董卓正与雷横商议下一步行动,欲乘胜攻取晋阳。

“将军。”她轻声道,“暂缓攻城。”

董卓抬头:“为何?”

“因为现在打晋阳,我们赢不了。”薄明薇走到沙盘前,指尖划过地形,“丁原虽不得人心,然城高池深,粮草充足,又有并州大半官僚支持。我军虽胜一场,但兵力仍处劣势,若强攻不下,反会被各地援军合围。”

雷横皱眉:“那难道就此罢手?”

“当然不是。”薄明薇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抹寒光,“我们要让他自己开门。”

“如何做?”

“离间。”她说,“丁原此人,外宽内忌,最怕权柄旁落。只需散布谣言,说他儿子丁澈被俘后已投诚我军,并写下密信欲引我军南下共夺并州,再伪造几封往来书信,派人故意落入丁原本部将领手中……不出十日,晋阳必乱。”

董卓盯着她,半晌忽放声大笑:“妙!妙极!殿下此计,比十万雄兵更利三分!”

雷横亦抚掌称绝。

三日后,谣言四起。先是几名“逃亡士卒”在晋阳城外酒肆哭诉丁澈降敌,继而有“密使”被捕,搜出所谓“投诚书”。丁原本就对儿子骄纵不满,又疑部将不忠,顿时暴怒,下令将几名亲信将领革职查办,甚至杖杀一名曾建议救援丁澈的参军。

军心动摇,人人自危。

第九日深夜,晋阳城西门忽然火起。一支百余人的部队突然发难,打开城门迎外军入城??正是牛憨旧部中的内应!

董卓率军连夜奔袭,天亮前已控制全城。丁原仓皇出逃,途中被愤怒百姓围堵,活活砸死于路边石碑之下。其首级被悬挂在城楼三日,无人收殓。

至此,并州大局初定。

一个月后,董卓在晋阳设坛祭天,正式宣告重建“并州军府”,自任都督军事,统辖三十六郡兵。他并未称王,亦未僭越礼制,反而上表朝廷,请求册封薄明薇为“护国长公主”,并请旨调拨粮饷以安边陲。

当然,这份奏章能否送达洛阳,谁也不知。

而在晋阳南郊一座新建书院内,薄明薇亲手栽下一株梅树。冬桃站在她身后,轻声问道:“殿下,将来这里会成为您的行宫吗?”

薄明薇摇头:“这里不会是宫殿,而是学堂。我要让并州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明白什么是忠义,什么是天下。”

冬桃眼眶微红:“奴婢总觉得,殿下越来越不像从前那个深宫里的公主了。”

“是啊。”薄明薇望着远方群山,唇边浮起淡淡笑意,“因为我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身份??我不是谁的女儿,也不是谁的棋子。我是薄明薇,是要在这乱世中,亲手点亮一盏灯的人。”

同一时刻,河北庄园。

白衣文士收到最新密报,看完后静静合卷,提笔续写竹简:

**“并州已定,龙首初现;北风起时,天下侧目。”**

他放下笔,望向北方天空。一道流星划破夜空,坠入太行深处。

而在蜀地青山,那位青年道士再次仰望苍穹,喃喃道:

“赤兔未嘶,白龙先动;樵火燃尽,方见真龙……原来如此。”

他起身拂袖,走向山下尘世。

“该我出山了。”

风起云涌,九州震荡。一场属于英雄的年代,正踏着血与火的节拍,轰然降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