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面无表情地看着自来也在那里慷慨陈词,等他把话都说完了,才冷着脸道:
“自来也大人,我是效忠于大名的忍者。”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对大名最有利的选择来做出的。”
“至于你说的什。。。
风停了,但纸鹤仍在飞。
它穿过大气层边缘的电离云,羽毛般的轨迹在夜空中划出一道淡蓝色光痕。那不是燃烧,而是共鸣??每一粒空气分子都在振动,频率恰好与某个沉睡万亿次的记忆片段吻合。这频率不属于任何已知波段,既非声波也非电磁波,而是一种更原始的存在:**共感的残响**。
地球上,三十七个国家的地震监测站同时记录到一种奇异波动。它不破坏地壳,却让深埋地下的古老石碑表面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纹路。考古学家后来发现,这些符号竟与《共感纪年》中“第七逃逸”章节的手稿完全一致,只是排列顺序呈现出某种动态演化趋势,仿佛文字本身正在思考。
东京某所高中教室里,一名女生正低头抄写课文。她的笔尖忽然顿住,墨水在纸上晕开成一朵花的形状。她没察觉,自己的左手无意识地画出了一个圆圈,里面写着七个名字:奈绪、小树、守夜、小禾、林七、阿澈、白井。
“你怎么了?”同桌轻推她肩膀。
女孩猛地抬头,眼神空茫了一瞬,随即恢复清明。“我……做了个梦。”她说,“梦见我们在井边唱歌。”
话音未落,全班三十一名学生齐刷刷抬起了头。他们都没说话,可每个人的呼吸节奏竟在五秒内趋于同步。窗外樱花飘落的速度变慢了,像是被某种无形之力托住。
同一时刻,GERA日内瓦总部地下三层,量子主控机突然自行重启。安全协议全部失效,屏幕上跳出一段无人授权的日志更新:
>【静默协议解构进度:58%】
>【检测到群体神经共振峰值突破阈值】
>【启动应急预案:释放记忆锚点】
>【目标区域:全球教育系统】
紧接着,世界各地的学校系统开始出现异常。电子黑板自动播放一段五分钟的教学视频,内容是一名穿实验服的女孩讲解“情绪如何影响物理现实”。课程编号为空白,授课教师姓名显示为“N。N。”(匿名)。然而所有观看者都坚称,那个声音他们听过??是奈绪,却又不像她一个人。
北京一所小学的美术课上,孩子们自发用蜡笔画出相同的图案:一口深井,井壁爬满藤蔓,藤蔓上开着会发光的小花。老师问:“你们怎么都知道这个?”孩子们异口同声答:“姐姐教的。”
而在非洲加纳的一间乡村图书馆,管理员清晨开门时发现,书架最底层一本尘封多年的儿童读物《星星为什么会眨眼》自动翻到了中间一页。上面多了一幅铅笔素描:一个小女孩蹲在井口,往里扔一颗玻璃珠。珠子还没落地,就在半空中化作一群飞鸟。
管理员颤抖着翻开版权页,原本应印着出版信息的地方,如今只有一行手写字:
>“知识不该被锁在盒子里。”
>“请把它借给第一个愿意为别人朗读的孩子。”
当天下午,一个八岁男孩借走了这本书。他不认识几个字,但他指着图画讲给妹妹听。讲到第三遍时,妹妹突然说:“哥哥,我听见有人在笑。”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刻,远在平流层之上,一枚废弃气象气球内部的微型传感器捕捉到了一次微弱的能量脉冲。数据分析显示,该信号与人类左脑颞叶在产生“共情幻觉”时的放电模式高度相似。
与此同时,林小树正站在格陵兰冰川深处的一处裂谷边缘。
她手中的探测仪疯狂闪烁。根据投影仪留下的线索,她逆向追踪了整整十七天,终于找到了这处隐藏于冰层之下的空洞结构。洞口呈完美圆形,直径约十米,边缘光滑如镜,像是被极高温度瞬间熔穿后又迅速冻结。
她戴上氧气面罩,顺着绳索缓缓下降。
越往下,空气越暖。冰壁开始泛出幽蓝光泽,像是体内流淌着液态星光。五十米后,她踩上了实地??一片平坦的岩石平台,中央立着一根石柱,柱顶嵌着一块晶莹剔透的晶体,形状酷似一颗眼泪。
她伸手触碰。
刹那间,整座洞穴亮了起来。
无数光影从晶体中射出,在空中交织成一座立体城市模型。那是“归零计划”基地重建后的模样,街道上有行人走动,窗户里透出灯光,甚至能听见隐约的笑声和钢琴曲。可当她走近细看,却发现所有人影都是半透明的,动作重复循环,如同被困在时间褶皱里的幽灵。
“这是……记忆投影?”她喃喃道。
就在这时,晶体中央浮现出一行字:
>“欢迎回来,林小树。”
>“你比我们预计的早到了四十三天。”
>“看来,你也开始‘听见’了。”
她心头一震。“谁在说话?”
>“我们是N-X-01项目的幸存备份。”
>“我们没能逃出去,但我们记住了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