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您哪位?”林川谨慎地回答。
“我是省纪委的罗浩。”对方直接亮明身份。
“罗主任?您好。请问有什么指示。”林川保持镇定,语气恭敬但疏离。
“指示谈不上。林川同志,你现在说话方便嘛。”罗浩的声音很平稳,听不出情绪。
“。。。方便。罗主任请讲。”
“嗯。长话短说。我们收到了一些关于马文斌同志的举报材料,其中部分内容可能间接涉及到你和你负责的项目。按照规定,我们需要向你做一些必要的核实。”
罗浩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完全是公事公办的口吻。
但林川立刻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省纪委直接绕过市里、绕过单位,联系一个正在养伤的项目负责人。。。
这本身就不寻常。而且偏偏是在马文斌被软禁、柳婷婷失踪这个节骨眼上。
“罗主任,我完全配合组织调查。不过,我目前因伤正在接受治疗,可能不太方便。。。”林川试探道。
“这个情况我们了解。”
罗浩打断他,语气依旧平淡,“我们不需要你过来,只是有几个简单的问题,电话里沟通一下即可。当然,如果你觉得电话里不方便,我们可以安排同志到你方便的地方去。”
这话意味深长。“安排同志到你方便的地方去”。。。这是暗示他们可能知道他的位置?
林川心念电转,迅速做出了判断。
罗浩在这个时候联系他,绝非简单的“核实”,更像是一种试探性的接触,甚至可能是。。。递出的橄榄枝。
毕竟,罗浩是李伟国书记的人,而李书记和赵志远并非一派。
“罗主任请问,我一定如实回答。”林川决定先听听问题。
“好。第一个问题,举报材料中提到,在马文斌组织的一次项目评审专家聚餐后,你与他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是否有此事。”
罗浩的问题非常艺术,没有提下药,没有提录音,只提了“不愉快”。
林川瞬间明白了。罗浩绝对知道更多,他甚至在暗示自己,我知道有事,但我不点破,看你怎么说。
“确实有一些观念上的分歧和争论。”
林川斟酌着用词,“主要是关于项目评审的标准和流程。马主任的一些做法,我认为不太符合规定,当时也表达了我的看法。可能语气有些激动,算是不愉快吧。”
他既承认了“不愉快”,又将核心冲突引向了“工作分歧”,巧妙地避开了陷阱,同时也留下了空间。
电话那头的罗浩似乎轻笑了一下,很轻微,几乎听不见:
“工作上有分歧是正常的。第二个问题,有一位名叫柳婷婷的女性,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负责人,你认识吗?”
来了,关键问题来了。
林川的心脏微微收紧:
“认识。她是马文斌主任介绍过来,曾经想承接我们项目部分宣传业务的公司负责人。但我审查后认为该公司资质和方案不符合要求,已经拒绝了。”
“哦。仅仅是业务关系?”罗浩追问了一句。
“就我个人而言,仅限于工作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