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古代开炸鸡店 > 第239章(第1页)

第239章(第1页)

赵破虏看着林霄那双沉静却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又想了想被垄断的信鸽和可能的官方眼线,一咬牙:“妈的,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就试试!”

很快,几个冻得瑟瑟发抖、最大的不过十二三岁的流浪儿被带进了温暖的土堡。他们看着桌上香喷喷的炸鸡(虽然是试验失败的残次品)和热粥,眼睛里充满了渴望和恐惧。

赵破虏尽量让自己的表情显得和善:“娃娃们,想吃肉吗?想挣铜板吗?”

孩子们怯生生地点头。

“好!以后每天,帮驿站的军爷们送点小东西。不重,就是跑跑腿。送到地方,就有热饭吃,还有铜钱拿!干不干?”

这对于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孩子们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他们忙不迭地点头,脏兮兮的小脸上绽放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林霄走上前,没有立刻分配任务,而是先让王大锅给他们每人盛了一碗热粥,让他们慢慢喝下暖身子。然后,他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用最简单符号标记的破烽驿周边地图,用极其缓慢清晰的语气,开始讲解如何分段接力、如何识别接头人、如何隐藏信息、遇到盘问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长期在底层挣扎,求生本能让他们拥有远超年龄的警惕和记路能力。他们听得极其认真,努力记住每一个细节,因为这意味着生存。

苏香辣默默地削制了一批更小、更不起眼的竹牌,上面刻着简单的编号和符号,用于身份识别和信息加密。

一套以破烽驿为中心,依托这些无人关注的流浪儿构建的、最原始也是最隐蔽的“陆运情报网”,悄然开始搭建。

第一批简单的测试任务——将一句无关紧要的口信和一小包炸鸡碎,送往十里外的一个废弃烽燧——很快被顺利完成。孩子们带回了准确的回执,也带回了热乎乎的食物和几枚让他们眼睛发亮的铜钱。

希望,再次在绝境中萌芽。

谢金勺顶着一个光溜溜的脑袋,悻悻地看着这一切,嘟囔着:“…哼,小儿科…哪有我的神鸦厉害…”但声音小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他的假发,恐怕已经成为某个乌鸦巢穴里最温暖的装饰品了。

而林霄站在窗边,看着那些拿到报酬后欢天喜地、却又小心翼翼将铜钱藏进破衣烂衫深处的孩子们,目光幽深。

垄断了天空,我就利用大地。

封锁了官方,我就启用民间。

这盘棋,还在下。

他隐约感觉到,这套被迫启用的、看似不起眼的流浪儿网络,或许在未来,会发挥出远超信息传递的作用。

遥远的帝都,那位殿下,若知道她的鸽子逼得他不得不组建起一支“娃娃军”,又会作何感想呢?

风雪依旧,但破烽驿的炊烟,却更加顽强地升起着。

遇山贼化敌为友

破烽驿的“娃娃陆运队”如同戈壁滩上悄然蔓延的沙棘,看似不起眼,却顽强地扎下了根。在热粥和铜板的激励下,这些原本只为一口吃食挣扎求生的流浪儿,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和忠诚。他们熟悉每一条被大人遗忘的兽径、每一个可以藏身的沟壑,像一群无声的沙鼠,穿梭在风雪与荒原之间,将那些不便于通过官方驿传或信鸽传递的、零碎却关键的信息,一点点编织成网。

然而,边塞之地,从不太平。除了恶劣的天时,更有人祸。

这一日,负责西路线的两个少年——机灵的“山猫”和憨厚的“石墩”,接到了一个稍显特殊的任务:将一小竹筒密封的“样品”(据林霄说是某种新调料的试验品)和一句口信,送往西南方向八十里外、一个位于三不管地带的、由退役老卒开设的简陋车马店。

这条路比往常的路线更远,也更靠近边境,传闻时有小股马匪出没。但报酬丰厚,足够他们俩饱餐好几天。两个少年咬了咬牙,揣好温热的麦饼和竹筒,顶着寒风出发了。

一路小心翼翼,避开了几拨巡边的骑兵,眼看车马店的破旧旗幡已在望,两人刚松了口气,异变陡生!

侧面一道干涸的河沟里,猛地冲出五六骑!人马皆瘦,却带着一股亡命徒的彪悍之气。为首一人满脸横肉,一道刀疤从额头划到下巴,更显凶恶。他们手中的弯刀虽然锈迹斑斑,却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呔!两个小崽子!鬼鬼祟祟做甚?把身上的东西留下!”刀疤脸狞笑着策马逼近,目光死死盯住山猫怀里那鼓鼓囊囊、似乎藏着好东西的衣襟。

山猫和石墩吓得脸色惨白,腿肚子直哆嗦。他们听说过“黑风沟”有一伙吃不上饭、专劫落单行旅的散匪,没想到真碰上了!

“大…大王…俺们就是送东西的穷娃子…没…没钱…”山猫强忍着恐惧,将怀里的竹筒捂得更紧。林大哥说过,这东西比钱重要。

“没钱?”刀疤脸旁边一个瘦猴似的匪徒眼尖,指着山猫的衣襟,“那鼓囊囊的是啥?孝敬爷们的吃食?”

眼看匪徒就要上前抢夺,山猫急中生智,猛地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不是竹筒,而是用油纸包着、他们舍不得吃、准备当晚饭的几块破烽驿炸鸡!

“就…就这个!俺们就这点吃的!大王饶命!”山猫将炸鸡块高高举起。

那炸鸡在寒冷空气中依旧散发出一股顽固而霸道的香气,混合着油脂和香料的味道,对于这群常年啃冷硬干粮、嘴里淡出个鸟来的匪徒而言,简直是致命的诱惑!

刀疤脸的喉结明显滚动了一下,眼中凶光稍减,闪过一丝疑惑和贪婪:“这…啥玩意儿?这么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