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古代开炸鸡店 > 第244章(第1页)

第244章(第1页)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划过林霄的脑海。

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最完美、最标准的鸡?那些被挑剩的“次品”,难道就不是鸡了吗?在极度缺乏原料的情况下,能否换一种思路,不是被动地寻找稀缺的“标准品”,而是主动地创造新的需求,去消化那些“非标准”的库存?

“王大锅,”林霄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现在还有多少这种…被挑剩的鸡?”他指着那些“次品”。

王大锅一愣,老实回答:“还…还有二十几只…都是些歪瓜裂枣,肉少,不好看,做成炸鸡怕影响口碑…”

“如果,”林霄缓缓道,“我们不按只卖,而是拆解开来,混合搭配,按份卖呢?”

“按份卖?”众人不解。

“对。”林霄走到炭灰旁,再次画出简易的图示,“比如,将一只鸡分解成鸡腿、鸡翅、鸡胸肉块、甚至鸡架。然后,将不同大小的部件混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家庭分享装’?或者叫‘阖家欢桶’?一份里面,有大的鸡腿,有小的鸡翅,有肉多的块,也有啃着有味的骨头。总量或许比不上一整只标准鸡,但花样更多,价格可以更低,适合…多人分享。”

这个概念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极其新颖。通常食物要么按整只卖,要么按斤两称,从未有过这种“标准化套餐”式的售卖方式。

赵破虏眨巴着眼:“这…能行吗?把好的赖的混在一起卖?别人不会觉得咱糊弄事?”

“所以要明确告知,这是‘套餐’,是‘分享装’。”林霄语气坚定,“强调其种类丰富、性价比高、适合共享的特性。甚至可以给它编个故事,比如…风雪夜,一家人围炉分享一桶炸鸡,其乐融融…”

他描述的画面,带着一种奇异的温暖和吸引力,在这酷寒的边塞显得格外动人。

“好像…有点意思…”赵破虏摸着下巴,开始心动。毕竟,这能解决燃眉之急。

“可是…光靠这些次品,也撑不了多久啊…”王大锅担忧道。

“这只是第一步。”林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第二步,我们需要扩大鸡源。不是去市场上抢,而是…自己创造。”

他目光扫过院子里那些穿着丝袜的鸽子,以及…更远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旧顽强生存的流浪儿们。

“我们可以委托那些与我们合作的部落,扩大养殖。我们提供部分定金和技术指导——比如如何搭建更保暖的鸡舍越冬。甚至,我们可以雇佣那些流浪儿,让他们负责收集草籽、昆虫作为辅助饲料,换取食物和工钱。这样,鸡源问题可以从根本上缓解,也能给那些孩子一条活路。”

一环扣一环。不仅解决了眼前的滞销危机,更布局了未来的供应链,甚至还顺带进行了慈善公关!

赵破虏听得目瞪口呆,一拍大腿:“绝了!林小哥!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就这么干!王大锅,赶紧的!把那二十几只歪瓜裂枣都给老子拆了!按林小哥说的,弄成那个…那个什么桶!”

“阖家欢桶。”林霄补充道。

“对!阖家欢桶!这名字吉利!”赵破虏哈哈大笑,“老子这就去编故事…不对,是去宣传!”

破烽驿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王大锅带领厨工们连夜将那些“次品鸡”分解、腌制、油炸。林霄亲自调配了混合香料的配方,使得不同部位的炸鸡味道更加和谐统一。苏香辣则赶制了一批新的竹牌,上面刻着“阖家”字样和编号。

第二天,破烽驿门口立起了一块新牌子,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大字写着:“寒冬送暖,阖家分享!破烽驿特供‘阖家欢桶’限量发售!内含鸡腿、鸡翅、肉块、香骨!一桶尽享,温暖加倍!仅售整鸡七成价!”

赵破虏更是亲自上阵,唾沫横飞地向过往客商和驿卒们讲述着“林小哥熬夜构思,只为让边塞弟兄们都能尝到炸鸡、感受到家一般温暖”的感人故事(虽然大部分是他现编的)。

起初,人们还将信将疑。但很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一支被风雪困了数日、囊中羞涩的小商队。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桶。

当那一桶混合着不同部位、金黄酥脆、香气扑鼻的炸鸡被打开时,那种丰富的视觉和嗅觉冲击力是前所未有的!商队几人围坐一起,分享着桶中的美味,有人啃到肉多的鸡腿,有人嗦着入味的鸡翅,有人嚼着酥脆的鸡软骨…竟真的吃出了一种热热闹闹、分享快乐的满足感!

“好吃!实惠!有意思!”商队首领翘起大拇指!

口碑迅速发酵。“阖家欢桶”以其新颖的形式、亲民的价格和蕴含的情感价值,瞬间引爆了市场!那些原本抱怨买不到整鸡、或者觉得整鸡太贵的人,纷纷转而购买“欢桶”。甚至有些条件不错的顾客,也出于好奇和凑热闹的心理买来尝鲜。

二十几只“次品鸡”制成的“欢桶”很快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林霄通过娃娃陆运队和胡疤拉的“物流网络”,将扩大养殖的合作意向和定金,悄然送达了附近几个信誉较好的部落。收集草籽饲料的简单工作,也很快在流浪儿中铺开,孩子们终于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对破烽驿的归属感更强了。

为了进一步强化“阖家欢”的概念,林霄甚至提议,从第一批“欢桶”的利润中拿出一小部分,购买了一些便宜的米面粮油,由王大锅带队,送往玉门关内那间条件简陋、几乎被人遗忘的慈幼局(孤儿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