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姜寧点点头,转身离开了黄风洞。
脚下生出祥云,用力一蹬,那祥云半散不散,承载著姜寧以极速朝著浮屠山的方向飞去。
不多时,便跨过了八百里黄风岭。
姜寧凝神观瞧,却见前方山景:
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绿柳红桃。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箇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
姜寧落下云头来,却见前方有一株香檜树,高有十来丈,树上有一个柴草窝,左边有麋鹿衔,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鸞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
见此,姜寧散去脚下祥云,迈步上前,到了那香檜树下,抬头观瞧那草窝子。
正此时,那树上传来一道悠然之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復如是。”
姜寧静静的听著,不言不语。
不多时,那声音诵了五十四句,共二百七十字佛经,而后问道:“小友可有所得?”
话音未落,姜寧只见眼前多了一位禪师。
这禪师一身褐黄僧袍,无有丝毫装饰,面容普通,但一双眸子却好似婴儿一般澄澈。
禪师笑眯眯的看著姜寧,双手合十对著姜寧点点头。
“辜负禪师苦心,在下並无所得。”
姜寧拱手行礼,而后很诚实的回答。
他只觉得这经文有些韵味,但更多的感悟是一点也没有。
“不妨事不妨事,左右不过是老衲一时兴起罢了。”
姜寧闻言,好奇的问道:“何谓一时兴起?”
禪师笑答:“小友一切,乃隨心而行,隨心而动,行正善之道,却不滥慈,不泛威。”
“而老衲这一本经,名曰:摩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说著,这位老禪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本以为,小友听了之后,会有触类旁通之感。”
“如今看来,却是涇渭分明,並非一道。”
姜寧低垂著眸子,没有说话,但心里却翻江倒海。
这一番话,所蕴含的信息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那禪师第一句话,所谓隨心而行,竟与猴哥当初所叮嘱之言,有相似之处。
这是巧合吗?
还是说,这位神秘无比的乌巢禪师,竟然知道大品天仙诀来自何处?
否则,怎么会以心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