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帝妻[重生] > 100110(第19页)

100110(第19页)

外头的人来报,说公主府迎亲队伍声势浩大,已等在忠义侯府外,将围观的百姓都挤在外围,前院已催了三四回。

荀娘子起身,把一边的喜扇拿起来交到燕姒手里。

“去吧。”她由始至终笑着,“阿娘就不送你出去了,让姑姑送你,是一样的。”

燕姒走出两步,正绿穿正红的嫁衣衣摆缓缓摇动,她蓦地匆匆回过头,喊道:“阿娘!”

荀娘子知她的不舍,朝她挥了挥手,道:“放心大胆地去,阿娘一月一封的信,绝不会断!”

燕姒被女使牵到了前院。

她没有直系兄弟姐妹,赶来椋都送亲的是振东伯的嫡孙女于徵,女将军脱了铠甲换红装,喜气洋洋勾着女郎官儿的肩,正大步迈过院子。

燕姒以扇挡着脸,立在檐下等。

二人走近跨步上了阶,于徵停在唐绮旁边,笑说:“快快进去拜别亲长!今日可没有君臣啊!妹妻说什么也要同我吃个三缸酒才作得数!”

燕姒垂眸,只看到唐绮金靴。

唐绮紧接着道:“绮能得阿姒为妻,吃三缸就吃三缸!”

【作者有话说】

浓妆淡抹总相宜[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北宋苏轼

修个小Bug。于徵是振东伯的嫡孙女,之前打错了。她和燕姒等于是同辈。

感谢在2022-05-2101:05:58~2022-05-2117:39: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Eve-fay-离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花烛

◎“殿下要带小夫人外出?”◎

公主府大操大办一场婚事,迎亲的仪仗队汇成庞大长龙,从辰时出发,绕尽椋都长盛、永泰、安乐三条大街,沿街要给围观的百姓们抛红纸包的钱币和方糖,故而走得慢些,再到归府,已临近酉时。

燕姒是被唐绮从镶金嵌玉的花车上抱入府门的。据宫里派来的云绣姑姑说,这是成婚的规矩。

唐绮力气很大,抱她这点重点不费吹灰之力,但两个人离得太近,燕姒便有些不适应,她要一手拿喜扇遮住脸,另一手攀着唐绮的脖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又羞又别扭。

燕姒本以为,这段路已是足够长,不想高门嫁女,皇嗣娶妻,到府吃席的人踏破了门槛,进了公主府,耳边全是喧闹的道贺声。

唐绮在一片嘈杂的嬉笑里,将她放下了地,这一抱一放,饿了整日的她是头也昏,眼也花,差点就站不稳,幸而泯静就跟在身边,搭手扶了她一把,而眼底下的路,却似乎更长了。

“小心你脚下,是台阶。”唐绮在旁边提醒道。

燕姒迈步往前下阶,而后便有司仪唱词,女使呈上大红绸花,她和唐绮一人牵着红绸的一端,往正堂前走,未进正堂,就在堂前,行大婚之礼。

一拜拜过天地。

二拜朝了皇城的方向。

三拜之后,新人便被热热闹闹地送入洞房。

唐国的习俗和奚国有些微诧异,在奚国,是还要拜大泽神的,燕姒此刻天马行空地想着,她脚下踩虚步,如提线的木偶一般,稀里糊涂地跟着唐国习俗去做。

二公主住在东厢,沿着披红挂彩的长廊走,所有的门窗上都贴有大红喜字,东厢门口的廊子上,更是铺出很长一段正红喜毯,不仅如此,这边院子里连花木都系了红绸。

跟在新人身后的贵客们,见了这番情景,无不赞叹二公主对于家姑娘的用心,只燕姒心里知晓,唐绮做这些,是要做给大皇子和宫中的人看,让所有人都以为,她没有入主东宫的那份野心。

府中婆子嘴里有唱词,那些词全是些吉利话,燕姒却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她嫁给唐绮,如同踏入了一场久积的谋策,连日后该如何同唐绮朝夕相处,她都一时没了主意。

后来,有人为她们剪了发,拿红绳系在一起,锁进红木匣子,被唐绮侧身塞在了喜枕之下。

她们饮过合卺酒,唐绮就被亲朋好友拉走,去往前厅赴喜宴了,她临出去之前,对燕姒说了句:“等我。”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人散尽,整个喜房蓦地安静下来,燕姒木着脸坐于床榻上,头上的凤冠压得她脖子疼,胃里也是翻江倒海的滋味儿,这一刻,她才回味过来难受至极。

泯静歪头望外看,女使们走后,门被半掩,应是不会有人再来,她从袖中掏出一个小纸包,塞到燕姒怀里,悄声道:“姑娘,您饿坏了吧,先吃些饼子垫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