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帝妻[重生] > 260270(第2页)

260270(第2页)

“长公主杀了摄政王!!!”

耳边的嘈杂振聋发聩,燕姒靠入身后人的怀中,侧首闻到熟悉的味道,她眼见着唐亦倒下,身下晕开大片鲜血,视线定格在那里,充耳不闻那些质疑和惊恐的声音,只贪婪地汲取日光洒来的暖和怀抱的热。

她不住颤抖,哑着嗓音问:“死了吗?死了吗?他死了吗?”

唐绮的心揪着疼,转脸亲吻燕姒额头,第一次违心地出言骗她的妻。

“死了。”

怀中人终于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泄尽所有力气,晕了过去-

唐国历圆安壹年五月十九日,安顺长公主唐绮带亲卫队勤王护驾,携锦衣卫十二所杀入皇宫,斩摄政王唐亦于明和殿前。椋都三军中参与叛乱者,由银甲军与内官二十四衙门联手抵御诛杀-

两个时辰前。

于徵带着提早藏匿在街巷的御林军亲信,趁天没亮往端门方向潜伏前行。

队伍摸进永泰大街旁的民巷,正面遭遇了一群黑衣人。

两股人马打上照面皆紧张不已,阿暮闪身挡在于徵前头,就见对面的黑衣人里走出一个束高马尾黑纱蒙面的女郎。

“自己人。”

于徵有些激动,拍着阿暮的肩膀让她退到一侧,女郎也在同时抬手阻止了自己身后的绣春刀。

一柄火折子在狭窄的巷道里亮起来,唐绮拉着于徵靠在挂着红辣椒的民宅门边。

“徵姐姐。”

“回来了啊。”于徵眼眶微热,“殿下何时到的?”

“天刚黑那会儿到的。”唐绮目光揶揄,“马上是三弟的登基大典,我这个做二姐的,总该要回来观礼。”

“长话短说。”于徵倚墙,“姒儿要在今日的登基大典上,揭露摄政王毒杀兄长和残害忠良的罪行,她让银甲军予字队给臣传的消息,臣必须尽快潜进端门。”

唐绮刻意避着于徵空荡荡的右袖,沉声问:“她已有了周密部署么?”

于徵颔首道:“银甲军兵分三路分别攻占旭日门、照月门和午门,御林军能信得过的人手不多,负责潜入端门登天楼,形成策应。一旦她和曹公公的人在明和殿的行动失败,臣便以竹哨为号接管银甲军,立即清理神机营和金羽卫,杀上三千玉阶。”

唐绮严肃道:“胡来。”

巷子里的穿堂风刮起她面纱边沿,腰际悬挂的荷包,被火折子的光映亮笨拙的针脚线。

于徵微微低着头,从起伏的黑纱向下一路看到荷包,不禁欣然笑了。

“殿下犯了跟臣一样的错呢。”

她的话语里夹杂着感慨般的叹息声,唐绮侧目看过去,不解道:“什么?”

于徵含笑道:“您与臣都将姒儿当做孩子,却是将她轻看了,这话,还是昭太妃娘娘提醒臣的。”

“我没有那个意思。”唐绮皱着眉说:“登基大典上做局,非同小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银甲军和御林军一旦动起手,于家造反就将成为事实,老侯爷和六姑母之所以不退,便是把于家长房和整个辽东于家分隔开,她没有想透这一层面,难道你也糊涂?”

于徵放轻了声音,说:“是啊,她没想透。边南传回殿下的‘死讯’,大爷爷和六姑母这一走,她且得孤注一掷了。可糊涂的到底是谁呢?殿下,于家长房才是辽东军的主心骨,我阿爷和大爷爷同气连枝,怎生分得开?天亮之后,不论成败,都将一战了。”

御林军不能拖延,他们要赶着时辰去,阿暮连番几次探头探脑,于徵便要告辞。

唐绮横臂说:“你知道你爷爷入都了么?”

于徵有了短暂的惊愕:“啊?”

唐绮告诉她:“不要问我怎么得到的消息,振东伯的确亲自来了,来的还不仅是辽东守备军,明日登基大典热闹非凡,远北侯和远西侯也赶着来观礼,你当真不等你爷爷到了之后再从长计议?”

于徵已经下了石板阶台,回头朝唐绮明亮一笑。

“姒妹妹还在宫中等着我……”

后面或还有半句话,不知是何因由,她没有直接说出来。

唐绮呆立原地,目中深邃。

于徵走得极为潇洒,青跃从屋顶跳下来,抱着胳膊,说:“行宫那边留有守一姐,明副将驻扎钟山保护杨姑娘,事情都妥了,殿下,咱们也该同王大人碰面去了。”

不多时,锦衣卫带路,将唐绮领进王路远家门。

唐绮四下一顾,说:“这不是你家吧。”

王路远提着灯笼,挥手让护卫各自散去,他走在前头,说:“有一物,不敢放在家中,这处宅子是好友所赠,还没来得及改房契呢,正能用着,委屈殿下过来一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