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陶
陶,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大和八年陈宽榜进士及孝标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留长安中。大中末,出刺简州,时名益重,自比谢宣城、柳吴兴,国初诸人,书奴耳。宾至,必佯佯挫辱,投贽者少得通。秀才冯道明,时称机捷,因罢举请谒,绐阍者曰:“与太守有故。”陶倒屣,及见,呵责曰:“与足下素昧平生,何故之有?”冯曰:“诵公诗文,室迩人远,何隔平生?”吟陶诗数联,如“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又“闭门客到常如病,满院花开未是贫”,又“江声秋入峡,雨色夜侵楼”等句。陶多其慕己,厚赠遣之。自负如此。
【注释】
1蜀中乱:指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南诏入寇成都事。播越:流离失所。
2“贫当多病日”两句:引诗题为《自述》(一作《下第》),意谓贫寒又遇上多病的日子,在最美好的少年时代却空闲地度过。当,遇上。
3陈宽:大和八年(834)甲寅科状元,大中时任阳翟县令。
4傲睨(ni):高傲旁视,目空一切。
5亲党:这里指亲人。
6云安:县名,治所在今四川云阳。
7“山近衡阳虽少雁”两句:诗句意谓我所居住的山野靠近衡阳,虽然缺少飞来的大雁,但我住处附近的江水却连接着巴山蜀地,怎么会没有游鱼?鱼雁皆代指书信,这是在暗指雍陶不给刘钦之寄书信。衡阳,即衡州,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又名雁城,城内有著名的回雁峰,传说大雁飞到此处为止,不再朝南,故名。
8愧赧(nǎn):因惭愧而面红耳赤。
9通问:互通音信。绝:断绝。
10国子《毛诗》博士:国子监国子学掌教《毛诗》的博士。
?贾岛:传见本书卷五。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传并见本书卷六。
?简州:州名,治所在今重庆简阳。
?谢宣城:指谢朓,曾为宣城太守,故称。柳吴兴:指柳恽,曾为吴兴太守,故称。
?书奴:指墨守成规、学书法不善变化者,这里指学诗没有变化。
?佯佯:故意做作的样子。
?投贽:进呈诗文或礼物求见。
?绐(dài):欺骗。阍(hun)者:守门人。
?倒屣:为了接待穿倒了鞋子,形容十分热情地接待。